第七章 力第 1 节 力 体验 1 力的效果 活动 : 用手对不同的物体施加力 , 观察力产生的效果。活动 1: 用手捏橡皮泥。活动 2: 把塑料直尺一端压在桌面上 , 用手压另一端。活动 3: 用手推玩具小车。活动 4: 用手接住飞来的篮球。(1) 活动 1 中 , 橡皮泥的 发生改变。(2) 活动 2 中 , 塑料直尺 发生改变。(3) 活动 3 中 , 玩具小车的 发生改变。(4) 活动 4 中 , 篮球的 发生改变。 ( 均选填“形状”或“运动状态” )提示 :(1) 形状 (2) 形状 (3) 运动状态 (4) 运动状态体验 2 力的三要素 活动 1: 用大小不同的力拉橡皮筋 , 观察橡皮筋的变化。活动 2: 用方向不同的力推自行车 , 观察车的运动方向。活动 3: 在门的外边缘和里边缘 ( 靠近门轴的地方 ) 分别施力 ,把门打开 , 体验效果的不同。 (1) 活动 1 中 , 用力大小不同 , 橡皮筋伸长的长度 。(2) 活动 2 中 , 用力的方向不同 , 自行车运动的方向 。(3) 活动 3 中 , 在门的不同点施力时 , 产生的效果 。( 均选填“相同”或“不同” )提示 :(1) 不同 (2) 不同 (3) 不同体验 3 力的相互作用 活动 : 用手拍桌子 , 手有什么感觉 ?提示 : 疼。1. 什么是力 ? 力的效果有哪些 ?2. 什么是力的三要素 ?3. 如何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 ?4. 物体间力的作用有什么特点 ?探究 1 力 结合“体验 1”中的活动 , 思考以下问题:1. 分析以下几个实例 : 手压皮球 ; 推土机推土 ; 起重机吊起货物 ; 手拉弹簧。四个实例中 , 都有力存在 , 由此可知 ,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 , 四个实例中 , 施力物体分别是 , 受力物体分别是 。提示 : 四个实例中 , 力的体现就是四个例子中的“压、推、吊、拉”这些动作词语 , 在物理上把这些动作词语称之为“作用” , 所以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其中前一物体施加这种作用 , 称为施力物体 , 后一物体承受这种作用 , 称为受力物体。参考答案 : 作用 手、推土机、起重机、手 皮球、土、货物、弹簧2. 单独一个物体能产生力吗 ? 为什么 ?提示 :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 因此产生“作用”必须有两个物体 , 单独一个物体无法产生“作用”。所以产生力必须有两个物体。参考答案 : 不能 因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 产生作用必须有两个物体。探究 2 力的作用效果 结合“体验 1”, 思考以下问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