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上丝绸之路倡议的意义、与现实挑战、对策(资料图)2017年7月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俄罗斯,根据俄方提出的共同开发建设滨海国际运输走廊的邀请,建议双方共同开发和利用海上通道特别是北极航道,打造“冰上丝绸之路”。作为“一带一路”倡议与北极开发的对接,中俄达成的“冰上丝绸之路”合作意向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关注。1“冰上丝绸之路”合作倡议的意义“冰上丝绸之路”是近年来中俄两国探索地区发展合作的新成果,充分体现了合作与开放的时代精神。随着越来越多国家的积极响应,其顺利推进将对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均衡和中国对外战略合作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1.1“冰上丝绸之路”有助于维护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资源供给不足是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长期挑战。在节约资源并提高其利用效率的同时开发新的资源,是确保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北极地区拥有丰富的能源、矿产和生物等各种自然资源,尤其是石油、天然气和天然气水合物等能源储量巨大,是人类未来发展的重要资源宝库。根据美国信息处理服务公司(InformationHandlingServices,IHS)的数据库资料,北极地区已探明原油地质储量约1600亿桶,已探明原始天然气储量466.8×1011m3。此外,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theU.S.GeologicalSurvey,USGS)2008年的勘探分析,北极拥有全世界未探明油气资源的22%。其中,未探明的天然气约为471.9×1011m3,占目前世界未探明天然气储备的30%;未探明石油储备约为899.8亿桶,占世界未探明石油储量的13%。还有大量的被视为未来清洁能源的天然气水合物,其储量相当于440.6亿桶石油。长期以来,由于自然条件恶劣,这些资源的开发面临较高的经济技术成本。随着北极冰雪融化和经济技术的发展,开发北极资源逐渐被相关国家提上议事日程。1.2“冰上丝绸之路”有助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全球均衡“冰上丝绸之路”首先有助于北极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北极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开发运输成本较高,加之人口稀少,北极地区经济发展的潜力长期得不到充分发挥,而且发展不平衡。与此同时,鉴于北极脆弱的生态环境及其对全球的影响,如何在确保北极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资源开发也是一项空前的挑战。比如,美国阿拉斯加北坡项目开发成本是阿拉斯加油气开采成本的1.5~2倍。要在北极特殊的环境下完成高成本的开发项目,只有那些拥有强大资金、技术和管理能力的全球最大公司采取合作的方式才有可能。受全球市场需求的刺激,北极地区在2000—2010年经历了相对较快的增长,年均增长速度为3.5%,是同期北极八国经济增长速度的2倍多。北极地区人口占世界的0.15%,其地区总产值占世界GDP的0.6%,后者是前者的4倍。北极地区经济占北极八国GDP的平均比率为2.2%。其中,美国为0.3%,加拿大为0.5%,丹麦为1.5%,冰岛为100%,挪威为6.5%,瑞典为5.5%,芬兰为10.2%,俄罗斯为11.1%。除了美国的阿拉斯加、加拿大的西北领地和俄罗斯的库德姆卡尔外,大部分北极地区人均GDP低于其所在国的平均水平。如果得到充分的资金和技术支持,这些地方的基础设施将得到大幅改善,其经济社会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尤其是俄罗斯北极地区,虽然占整个北极地区面积的53.46%,占北极地区经济规模的71.1%,占北极地区人口规模的70%,但其人均GDP和可支配收入明显低于北极地区的其他国家。而且发展也不平衡,个别州的地区生产总值接近其他各州的总和。因此,俄罗斯希望中国不仅参与北极地区沿岸港口建设,还包括陆地基础设施和其他产业的发展。除了有助于促进北极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外,“冰上丝绸之路”建设有助于欧亚大陆交通和贸易格局的均衡发展。北极航道的开通可以将欧洲、东亚和北美中高纬度主要港口之间的运输距离缩短1/4~1/2以上,将有助于降低运输成本。这些前景除了可能使北极成为全球集散中心外,还可能使北极成为全球制造中心,从而改变全球交通格局和贸易格局,减少对经由马六甲海峡和苏伊士运河等饱受海盗困扰的传统航线的过分依赖。相对于北极西北航道,经由俄罗斯附近海域的东北航道的通航条件和基础设施更好,其利用前景更现实。从“一带一路”合作共建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