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中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开学检测初三语文试卷(考试时间为9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学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一、选择。(30分)1.下列各项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笨拙(zhuō)负载(zǎi)贮藏(zhù)扣人心弦(xián)B.参差(cī)坎坷(kě)允许(yǔn)言简意赅(ɡāi)C.颈椎(jìnɡ)联袂(mèi)瞥见(piē)水涨船高(zhǎng)D.星宿(xiù)强迫(qiǎng)着落(zháo)谆谆教诲(huì)2.字形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鼎盛炒作布置明察秋豪B.竟然隐蔽伫立谈笑风声C.遗漏宽敞姿势承前起后D.慨叹干燥恻隐世外桃源3.对横线处选填的汉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无动于____(忠衷)判断:“忠”本义是“尊敬”,引申为“忠诚,尽心竭力”。“衷”本义是“贴身的内衣”,引申为“内心”,所以横线处应填“衷”。B.功亏一_(溃,篑)判断:“溃”有“散乱、垮台”的意思,而“篑”的意思是“古代盛土的筐子”,所以横线处应填“溃”。C.____约(婉,惋)判断:“婉”有“委婉”的意思,而“惋”有“叹惜”的意思,所以横线处应填“婉”。D.别____匠心(具,俱)判断:“具”有“具有”的意思,而“俱”有“都”的意思,所以横线处应填“具”。4.下列选项中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要想赢得这场比赛,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B.行百里者半九十,学习以往的先进经验,才能不断进步。C.老人经常对我们说:“人要讲情义。记住,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啊!”D.朱自清的《春》是一篇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散文名作。5.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遍布中国的古村落,作为乡土建筑的精华,____,成为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一个重要窗口。它们看似陈旧,却反映着辉煌的过去。A.鲜明地折射出中国悠久的历史,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生动地展现着民族文化的丰富多样B.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鲜明地折射出中国悠久的历史,生动地展现着民族文化的丰富多样C.生动地展现着民族文化的丰富多样,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鲜明地折射出中国悠久的历史D.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生动地展现着民族文化的丰富多样,鲜明地折射出中国悠久的历史6.下面修改病句有误的一项是()A.这幅图片再现了身穿节日盛装的姑娘们绕着熊熊篝火歌舞狂欢。修改:在结尾处加“的场景”。B.荞麦具有改善微循环、增加免疫力的功能,常用于高血压等疾病的辅助治疗。修改:将“增加”改为“增强”。C.通过近日吉利正式收购沃尔沃事件,引发外国媒体广泛关注。修改:删去“引发”。D.一个成功的作家向来十分重视从丰富的生活积累中去提取观点,归纳材料。修改:“归纳材料”与“提取观点”对调。7.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病痛是人类必须面对的最强大、最残酷和最无情的敌人②它从人刚刚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像影子一样追随着人们的脚步③如果没有各种各样的疾病,人类一大半“正常死亡”都可以避免④病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敌人⑤与这样的敌人战斗,人类自身的意志、毅力和高贵性才得以展现A.①⑤④③②B.②④①⑤③C.④②③①⑤D.①②④③⑤8.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人们都爱秋天,爱它的天高云爽,爱它的云淡日丽,爱它的香飘四野。理解: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强调了秋天的景色带给人们的美好感受。B.夜深了,皎洁的月光倾泻下来,就像透明的轻纱笼罩着大地。理解: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月光清澈、柔美的特点。C.老师严肃地说:“这样糟蹋粮食太不像话了,难道你不知道这些粮食来之不易吗?”理解:这句话运用反问的修辞方法,表现了老师在批评浪费粮食这种现象时的严厉态度。D.那溅着的水花,晶莹夺目,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理解: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水花飞溅时的细小轻盈。9.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赛》推出了不少优秀的歌唱演员。B.“快走啊,”班长指着前面说:“我们马上就要到达山顶了!”C.今年汤圆出现了草莓,蓝莓,猕猴桃,水蜜桃等水果口味。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