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第一次月考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C.声音速度比光速快D.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速度一样快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大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C、“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声音频率要低一些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3.在操场上上体育课,体育老师发出的口令,近处的学生听到了,而远处的学生没有听清楚,其原因是()A.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响度小B.老师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好C.老师发出的声音频率低D.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振动幅度大4.关于声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声音借助介质以波的形式传播B.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C.“高声大叫”中的“高”实际是指响度大D.在城市道路旁设置隔声板,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5.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的D.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都伴有次声波6.噪声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成为社会公害。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A.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B.学校将高音喇叭换成许多小音箱C.清除城市垃圾,保持环境整洁D.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7.有一种电子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关于电子牙刷,正确的说法是()A.刷牙时,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B.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C.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8.一束光线垂直地射到平面镜上,经反射后,反射角是()A.90°B.0°C.180°D.45°9.太阳光垂直照射到一很小的正方形小孔上,则在地面上产生光点的形状是()A.圆形的B.正方形的C.不规则的D.成条形的10.下列关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第1页(共8页)A.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B.光的传播速度是3×10m/sC.萤火虫不是光源D.以上说法均不对11、黑板上同一个字,有的座位上的同学看得清楚,而有的座位同学看不清楚,其原因是()A.教室光线亮度不够B.黑板产生镜面反射造成的看不清C.黑板漫反射造成的看不清楚D.以上说法都不对12、“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说,猴子看到井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进井水中了,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折射现象B.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比天上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近C.水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D.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反射现象13.下列现象中,不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日食、月食的成因B.影子C.激光准直D.平面镜成像14.彩色电视机显现出的各种颜色都是由三种基本颜色混合而成的,这三种颜色是()A.红、绿、蓝B.红、绿、黄、蓝C.红、绿、紫D.红、黄、绿15.下列四个物理现象中,有一个形成的原因与另外三个不同,这个现象是()A.人站在太阳光下就有影子B.对镜梳妆时能看到镜中的“自己”C.黑板上有一小块“晃亮”D.河水中映出了岸边的树的倒影16.下列属于光源的是()A.太阳灶B.月亮C.平面镜D.太阳17.有一个同学举了四个例子,说明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其中有一个例子举得不正确,这个例子是()A.影子B.太阳落到地平线下还能看见C.小孔成像D.看不见不透明体后面的东西18.教室的墙壁对光产生的现象是()A.镜面反射B.漫反射C.不发生反射D.两种反射同时产生19.平静的水面能清晰地映出岸上景物,就是大家通常说的“倒影”,则“倒影”是()A.正立的实像B.倒立的实像C.正立的虚像D.倒立的虚像20.在“探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时,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烛焰在平面镜中成的是虚像B.把点燃的蜡烛移近玻璃板时,它在镜中的像将变大C.如果物体比平面镜大,则物体在镜中的像不是完整的像D.用一块不透明的挡光板挡在像与平面镜之间,可以发现像被挡住了21.关于各种镜子的使用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汽车中的后视镜是凹面镜;B.太阳灶中使用的镜子是凸面镜第2页(共8页)C.市区马路拐弯处设置的镜子是凸面镜D.以牙科医生观察口腔中的牙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