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五洲妇儿医院产后答疑Q:出院回家后出现哪些情况必须看医生?A:产后出血(出血量1小时可以浸透一块卫生巾)发烧(排除涨奶)新出现的或原有的会阴或子宫疼痛加剧排尿困难下肢肿胀或疼痛情绪低落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和人际关系其他无法解释的不适Q:产后各阶段怎样的子宫大小算恢复正常?A:产后随着肌纤维的收缩,子宫逐渐缩小,收缩好的子宫像个硬球,在产后24小时内子宫的顶部可达肚脐附近,产后一周降至脐耻连线中点,在此期间产妇在变换体位的时候会感觉到下腹部有个硬球也跟着移动,这就是子宫体,产后两周时经腹部已经摸不到子宫,产后6-8周子宫会恢复到正常大小。这个过程会受到产次、分娩方式和喂养方式的影响,产次多、剖宫产、人工喂养的产妇子宫恢复过程较慢些。Q:自从生产后,我的小便憋不了了,总尿裤子,会一直这样吗?A:产后几天内尿失禁,甚至排气和大便失禁都是常见的现象,会在接下来的几周逐渐好转。如果这种现象持续存在不见好转则需要看专科医生。Q:产后恶露持续多久,一直会是鲜红色吗?A:产后最初恶露为血性,大约持续7-10天,量逐渐减少。接着转变为粉色或血水状,持续约2-3周,最后,转为黄白色,整个过程大约持续一月余,期间可能出现反复少量点滴出血。大约10-15%的产妇的这个过程会持续至产后6-8周,多数正常,但如果出现超过月经量的出血应该及时就诊。Q:顺产后生殖道变化大吗?会不会松弛?A:宫颈—顺产后宫颈恢复的过程较子宫体慢些,最终恢复的样子和未生育前有别,圆滑的甜甜圈状宫颈变成了有个横裂的圆圈。阴道和外阴—刚刚顺产后的阴道比较松弛,产妇会有下腹坠胀的感觉,随着阴道壁和骨盆底肌肉慢慢收缩,在产后第三周左右阴道皱襞恢复,水肿充血消退,但是阴道最终没有未生育前紧,有些产妇会出现漏尿现象,需要借助于盆底康复训练(并不是只有顺产的病人有此类问题,剖宫产病人也会有)。会阴部位因为生产有些产妇会形成多少不等的肉赘,学名处女膜痕。Q:都生完了,我的肚子怎么还这么大,能恢复到未怀孕时的样子吗?A:产后腹壁松弛是普遍现象,随着时间推移,待产后复查时就会缩小很多,但要恢复到未怀孕时的样子,除了注意饮食结构外,还需在盆底肌肉力量恢复后(剖宫产病人需待伤口长好后)配合腹肌的锻炼,因为怀孕会造成腹直肌的分离。Q:产后多久月经会恢复?不来月经是否就意味着不会怀孕?A:未哺乳产妇最早有在产后6周恢复月经的,大多数会在产后3-4个月恢复月经,有的月经还没有恢复但排卵已经恢复,因此产后即使月经尚未恢复,房事时仍要采取避孕措施。哺乳产妇排卵和月经会受到泌乳素的影响相应延迟。Q:红色的妊娠纹和皮肤的色素沉着会消失吗?A:如果孕期出现妊娠纹,那么颜色会由红色变为银白色,而且终身存在。皮肤的色素沉着会在产后逐渐消退,但是具体的时间表尚不明确。Q:产后为什么脱发这么严重?A:产后5个月内脱发特别常见,但通常是自限性的,在产后6-15个月即恢复原有的毛发生长模式。Q:产后会阴伤口如何护理?A:软化大便的药物在会阴伤口愈合期间非常重要,可以避免便秘,以及由此带来的伤口疼痛,有助于愈合,会阴伤口保持清洁干燥即可。Q:产后坐月子吗?A:坐月子是中国传统习俗,但是应该科学坐月子,避免过度进补,避免绝对卧床、避免关门闭窗。产后尤其是剖宫产后头几周内是血栓发生的高风险阶段,如果不活动,过量出汗又没有及时补充水分,特别容易发生血栓类疾病甚至死亡。孕产期有子痫前期、产后出血、感染会加重这一风险。Q:产妇可以进行免疫接种吗?A:当然可以。基本上普通人可以接种的疫苗产妇都可以接种,哺乳的产妇甚至可以接受一些孕期不建议接种的疫苗,如麻风腮疫苗。家庭成员也可以一起接种流感疫苗,为婴儿提供一个保护圈。Q:产后会出现很多痛,宫缩痛、伤口痛、痔疮痛,那能不能使用止痛药,对母乳有影响吗?A:可以。如短效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布洛芬非常适合用于产后宫缩痛(这种痛通常在产后一周缓解)。对乙酰氨基酚对缓解会阴伤口痛有效。当然局部伤口冷敷也可以帮助缓解疼痛。大多止痛药对于哺乳产妇也是适用的。Q:产后什么时候恢复性生活?A:产后因为疲倦、性欲低、伤口痛、阴道干涩,情绪不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