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XX年代党风廉政建设的主要措施及其现实意义20世纪50年代(大致指1950。1959年),中国共产党已成为新中国的执政党。为了建立和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建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党在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方针、政策和措施,在醇化党风、反腐倡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一时期被公认为我国党风和社会风气最好的历史时期之一。一、50年代党风廉政建设的主要措施(一)进行廉洁从政教育,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长城1.注重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强化公仆服务意识。1951年,全党开展了“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的教育,要求全体共产党员系统学习党的知识,提高党性观念,从党性原则的高度对待执政问题,以共产党员的标准约束自己的行动。1952年,在“三反”运动中,毛泽东和党中央又以个别党员干部腐化堕落的事实教育全党,提高抗腐蚀的能力。1953年,党中央重申了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的“六不”原则,同时还注意加强对党员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用坚定的理想信念去克服个人主义,廉洁奉公,先人后己,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我们党和国家还从法律的角度进行了强制性的规定。在新中国成立后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中就明文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国家机关,必须厉行廉洁的、朴素的、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作风,严惩贪污,禁止浪费,反对脱离人民群众的官僚主义作风。在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中又重申了上述思想,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载人国家根本大法,从而更好地制约和规范了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为。2.提倡勤俭节约,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就警告共产党人在执政后防止被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打中。建国以后,他又指出:要提倡勤俭持家,第1页共10页勤俭办社,勤俭建国。我们的国家一要勤,二要俭,不要懒,不要豪华。而且,要使我国富裕起来,还需要几十年艰苦奋斗的时间。当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之际,他又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强调:全国一切革命工作人员要永远保持过去十余年间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工作人员中所具有的艰苦奋斗的作风。毛泽东的这些论述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建国初期,由于经济十分困难,生活条件很差,毛泽东曾几个月不吃肉,青黄不接时只吃菠菜,少吃粮食,以致全身浮肿。他的一件衣服补了又补,一条毛毯从战争年代一直用到逝世。正是由于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身体为行,带领全党继续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创业的革命风尚,才使党和社会风气达到了令人难以忘怀的程度。3.以史为鉴,防止和克服骄傲自满情绪。1949年3月,毛泽东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巩固这个胜利,则是需要很长的时间和花费很大气力的事情”;全党同志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会后不久,毛泽东和中央书记处的同事们告别西柏坡前往北平时,对周恩来风趣地说:我们要进京赶考,我们进北京,可不是李白成进北京,我们决不当李白成,我们希望考个好成绩。进城以后,我们党执掌了全国政权,更加重视以史为镜,鉴戒自己,对反腐倡廉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和高度的重视。4.以身作则,廉洁自律。“己不正,焉能正人”,“身教甚于言教”。执政党的党风对社会风气有巨大的示范作用。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能否以身作则,为政清廉,对党风廉政建设能产生巨大的影响。建国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针对党内一小部分人中出现的以功臣自居、贪图享受、贪污浪费等现象,我们党一方面予以揭露和惩处;另一方面,教育全党干部要注意影响和形象,做廉洁奉公的表率。全党的自律,毛泽东堪称典范。建国初期,毛泽东极力反对在天安门前铸造他的雕像的提议,并认为这“只有讽刺意义”。当他获悉长沙地委和XX县区委在他家乡为他修筑一所房屋和修建一条公路一事后,立即写信给当时的XX省委书记黄克诚:“请令他们第2页共10页立即停止,一概不要修建,以免在人民中引起不良影响。”毛泽东不仅严格要求自己,而且还严格要求子女,亲友。抗美援朝时,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