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法论由教学方法指导思想、基本方法、具体方法、教学方式四个层面组成。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教授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学习方法)两大方面,是教授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统一。教授法必须依据学习法,否则便会因缺乏针对性和可行性而不能有效地达到预期的目的。但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所以在教法与学法中,教法处于主导地位。1、 中外对教学方法的不同界定由于时代的不同、社会背景、文化氛围的不同、研究者研究问题的角度和侧面的差异,使得中外不同时期的教学理论研究者对“教学方法”概念的界说自然不尽相同。2、 教学方法不同界定之间的共性⑴ 教学方法要服务于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的要求。⑵ 教学方法是师生双方共同完成教学活动内容的手段。⑶ 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行为的体系。3、 教学方法的内涵 重点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行为方式的总称。教学方法的内在本质特点:⑴ 教学方法体现了特定的教育和教学的价值观念,它指向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要求。⑵ 教学方法受到特定的教学内容的制约。⑶ 教学方法要受到具体的教学组织形式的影响和制约。[1] 2分类模式国外教学1、巴班斯基的教学方法分类依据是对人的活动的认识,认为教学活动包括了这样的三种成分,即知识信息活动的组织、个人活动的调整、活动过程的随机检查。把教学划分为三大类;第一大类:“组织和自我组织学习认识活动的方法”;第二大类:“激发学习和形成学习动机的方法”;第三大类:“检查和自我检查教学效果的方法”;2、拉斯卡的教学方法分类;分类的依据是新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即刺激——反应联结理论。(教学方法——学习刺激——预期的学习结果)依据在实现预期学习结果中的作用,学习刺激可分为 A、B、C、D 四种,据此相应地归类为四种基本的或普通的教学方法。第一种方法:呈现方法。第二种方法:实践方法。第三种方法:发现方法。第四种方法:强化方法。3、威斯顿和格兰顿的教学方法分类依据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媒介和手段,把教学方法分为四大类:教师中心的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提问、论证等方法;相互作用的方法,包括全班讨论、小组讨论、同伴教学、小组设计等方法;个体化的方法,如程序教学、单元教学、独立设计、计算机教学等;实践的方法,包括现场和临床教学、实验室学习、角色扮演、模拟和游戏、练习等方法。中国教学1、李秉德教授主编学论中的教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