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赔偿法》释论课程的任务与目的 本课程的任务与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国家赔偿法的基本知识。具体说,了解国家赔偿的涵义与特征、国家赔偿的理论依据、国家赔偿法的作用和意义。学习资料与网站 1 、主教材、辅导资料及补充资料 2 、课件 3 、网站: 大纲内容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我国国家赔偿法的制定 第三章 总则 第四章 行政赔偿(一)赔偿范围 第五章 行政赔偿(二) -- 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 第六章 行政赔偿(三) -- 赔偿程序 第七章 刑事赔偿(一) -- 赔偿范围 第八章 刑事赔偿(二) -- 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 第九章 刑事赔偿(三) -- 赔偿程序 第十章 赔偿方式与计算标准 第十一章 其他规定与附则 第十二章 我国国家赔偿法的实施第一章 绪论 1.1 国家赔偿的涵义与特征 1.2 、国家赔偿的功能与类型 1.3 国家赔偿的理论依据 1.4 国家赔偿制度的产生与演变 1.5 国家赔偿法的概念与渊源1.1 国家赔偿的涵义与特征 1 、对赔偿概念的一般分析: 赔偿是使受损害权益得到恢复和弥补的一种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手段。还有补偿制度。 受害人要想得到赔偿,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第一,必须是合法权益受损;第二,必须具备侵权事实;第三,损害是侵权人造成,致害行为是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违法或故意过失,致害的损害不在法律规定的豁免范围之内。2 、国家赔偿的涵义 凡以国库收入或国家财产所进行的赔偿均可以称为国家赔偿。这是广义上的国家赔偿。 在我国,狭义的国家赔偿是指通过法定赔偿义务机关对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的损害所给予的赔偿。 与外国相比,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我国是以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违法为前提,严格区分国家赔偿与国家补偿两个概念。 第二、我国国家赔偿不仅指行政赔偿,还包括刑事赔偿与部分民事、行政审判赔偿。 第三、我国引起国家赔偿的原因必须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的行为违法。强调的是行行,因而对公共设施造成的损害不予赔偿。 第四、我国不包括公立公益单位的侵权活动引起的损害赔偿。 3 、国家赔偿与民事赔偿的区别 第一,赔偿的根本目的不同; 第二,侵权责任主体及赔偿义务主体的范围不同。 第三,赔偿关系中当事人双方之间的地位不同; 第四,侵权责任方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