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局 XX 年主要工作计划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构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县特色,县风格、县气魄的地域文化,城市更有文化,文化更有价值,为建设实力、宜居、生态、幸福县提供有力支撑,共创中国梦新篇章。 一、工作目标 立足县客家、红色、生态文化特色,将生态景观与地域文化融合,增加城镇文化品位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使县成为南苏区展示客家文化、红色文化的重要窗口和推动苏区文化走向全国乃至世界的重要平台,建设文化强县。 概括为“四区四基地”。 四区是。把县建设成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红色动漫产业创 XX 县区、客家文化传承区、文化产业集聚区。 四基地是。把县建成红色动漫产业基地、客家文化展示基地、影视制作基地、文化产品集散基地。 二、工作措施 1、完善文化管理体制 (1)加强文化管理体制改革。 实行大部门制,组建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完善出台优惠政策,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成为支柱型产业。组建县国有文化资产管理办公室,实行国有文化资产统一管理。 (2)完成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组建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理顺县“扫黄打非”办公室的管理机制。 (3)推动新闻媒体改革。 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原则,组建县电视台,实行频道运作,实行制播分离和事业法人治理; 加快电信、有线电视、互联网的三网融合; 强化《县报》、《县手机报》的文化传播能力。 第 1 页 共 4 页 2、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1)引进奇石市场落 XX 县区; (2)组建县文化影视演艺有限公司,发展影视文化娱乐产业; 整合县民俗歌舞演艺公司、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县影剧院、县戏剧创作室资源,组建国有县文化影视演艺有限公司。 建设夏府影视基地、白鹭影视基地、寨九坳影视基地;学习“长沙模式”,有效利用新影剧院(数字影院),引进名人名嘴,发展高雅的演艺文化。打造休闲娱乐城,发展规模化的歌舞娱乐市场。 (3)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加强土坯房改造中的客家古村落和具有红色记忆的建筑的保护,加强文化和旅游的融合,打响“世界客家摇篮、休闲养生福地”品牌,建设一批文化景区和农家乐。 建设客家民俗文化非遗展示演示基地,争取市非遗传习所落 XX 县区。 培育特色的客家民俗文化活动。开发旅游文化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