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组织建设规划 为深入贯彻县十六次党代会精神,以县委“12345”战略为指导,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切实把全乡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维护稳定、促进和谐、创新管理、推动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不断务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现根据中、省、市、县委有关要求,结合我乡实际,提出如下规划。 一、总体目标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达到“六有”标准,努力实现“全县优秀、全省先进”目标。大力开展农村基层党建各项工作,经过努力,全乡 95%以上的村组织建设达到“六有”标准:一是有健全的村级组织和领导班子,2012 年年底,全乡 一、二类村分别达到 14 个、7 个,全面消除 三、四类村;二是有素质较高的党员队伍,全乡每年新发展农村党员 50 名左右;三是有完善可行的民主管理制度,群众满意率达到 98%以上;四是有功能齐全的活动场所,乡机关和村级组织阵地全部达到规范化标准;五是有正常运转的经费保障,逐步建立乡村两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六是有促进和谐的服务机制,各项为民服务、为民办事制度得到较好推行。到 2012 年年底,全乡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努力实现“全县优秀、全省先进”目标。 二、任务措施 (一)加强班子建设。 1、加强乡党委、政府领导班子队伍建设。不断更新观念、创新管理,才能适应新形势、开辟新途径;既要掌握农村群众的最新动态,还要摸透全乡各个村的村情民意、群众热点、工作难题,全力建设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熟悉农村基层工作的领导班子。 2、加强村支部班子建设。完善“两推一选”、公开选聘等选拔方式,健全培养选拔机制,拓宽村党支部书记选任渠道。按照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标准,采取“内荐、回请、下派”等办法,注重从现任村干部、到村任职大学第 1 页 共 5 页生、农村致富能手、退伍军人等党员中培养选拔,从县乡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或退休干部职工党员中选派。对工作长期后进、矛盾比较突出、没有合适人选的村,及时从县乡机关选派干部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实行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有条件的地方推行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通过换届,全乡村三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要保持在 35—50 周岁年龄段之间,村班子成员中一般要有一名 35 周岁以下、高中以上学历的干部。同时注重对大学生村官的使用和管理。 3、切实提高村干部待遇。按照“一定三有”要求,提高村干部报酬待遇。全面实行村干部“基础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