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 学年度第二学期课题研究“教学设计与反思”课题名称:创造性地使用小学数学教材实践研究所任学科:数 学授课年级:四 年授课内容:《角的度量教学设计》执教人:郑 莉2012-7-5特色创建校级课题初步探索阶段系列材料《角的度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叙述角的有关概念,认识角的表示; 认识度、分、秒,会进行简单的换算。2.过程与方法 通过具体的实例,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发展动手实践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过程中,鼓励大胆尝试,形成勇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教学重难点: 重点:角的表示方法。 难点:逐步掌握正确的书写格式,会表示角的各种变式图形。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师:孩子们请看屏幕。(出示第 1 个倾斜度比较小的滑梯)玩过吗?生:玩过。师:滑梯谁没玩过!(出示第 2 个倾斜度稍大的滑梯)想玩哪个?(大多数学生说:“第 2 个。”老师出示第 3 个倾斜度比较大的滑梯。“第 3个。”大多数学生不禁笑着改变了主意,“第 2 个”。)师:(笑着)有人笑了,笑什么?生:第 3 个太斜了。师:这个“斜”字用得很好。生:第 3 个太陡了。师:那这 3 个滑梯不同在哪呀?生:3 个滑梯有高有矮。师:对,有高有矮。还有什么不同呢?生:有胖有瘦。师:哈哈……是,有胖有瘦。你说呢,小伙子?生:有宽有窄。师:(惊讶状)还有宽有窄。说出的这些都有点像,不过有一个很重要的不同,那需要有数学的眼睛才能看得出来。(众生:“角度!”)师:哎呀,厉害!是不是这样啊?(抽象出 3 个角。)生:是。师:最主要的是因为他们的角度不同。(隐去两个角,留下第 2 个滑梯的角)那么滑梯的角多大才算合适呢?这就需要量角的大小,是不是?生:是。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板书:角的度量)二、自主探究,认识量角器师:怎么量角的大小呢?有没有人知道?生:用量角器。师:(一怔,轻声问同学)用量角器,同意吗?(学生异口同声:“同意。”)师:(板书:量角器)都知道呵?那会量吗?(好些学生:“会”。)师:得天独厚来试试看好不好?生:好。师:老师发的纸片上有一些角,我们先用量角器试着量量∠1。师:(巡视中)呦,真会动脑子,虽然没学过,有的人还真量对了。有人虽然不会但在动脑子,我觉得也挺好的。小伙子,带着你的量角器,到投影这儿来,把你的方法展示一下(如下图)。(该生投影自己的量法后,有学生小声嘲笑,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