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 诗 二 首学习目标 1 、了解有关文学常识。 2 、进行品读和诵读,理解两首古诗的含义,体会诗歌意境。 3 、领会诗歌通过描绘雄伟壮阔的景象和个人孤苦的境遇,表达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自学提纲1 、初读诗文,积累文学常识。2 、读《题破山寺后禅院》,找出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赏析“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一联。3 、《登岳阳楼》中你觉得哪一联写得最好?试作简要赏析。体会“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所表达的复杂情感,理解诗歌中景与情有何关系?4 、背诵这两首诗。题破山寺后禅院 走近常建 常建,盛唐著名诗人 , 有《常建集》 , 与王昌龄是朋友。一生仕途不得志,晚年的生活基本上是寄情琴酒,隐居作诗。他的诗现存五十多首,多以山林胜景为题材。这首诗抒发了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 吟读 题破山寺后禅院题破山寺后禅院清 晨 入 古 寺,初 日 照 高 林。清 晨 入 古 寺,初 日 照 高 林。曲 径 通 幽 处,曲 径 通 幽 处,禅 房 花 木 深。山 光 悦 鸟 性,潭 影 空 人 心。万 籁 此 俱 寂,但 余 钟 磬 音。万 籁 此 俱 寂,但 余 钟 磬 音。 / / / / / / / / / / / / / / / / 节奏 韵脚 ▲ ▲ ▲ ▲你了解这首诗的大意了吗 ?• 清晨 , 当我漫步走到这座古寺,初升的太阳照耀着高耸的丛林。一条曲折的小路通向幽静的远方,那里是被花木浓荫覆盖着的禅房。山光明净,鸟儿欢悦地歌唱,深潭倒影,更使人觉得心境的空灵。万物一片静寂,只能听到那悠悠敲钟的回声。古寺初日高林曲径禅房花木山水这首题壁诗描绘了哪些景物?清 晨 入 古 寺 初 日 照 高 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成语“曲径通幽”出于此句潭影空人心山光悦鸟性这两句话形容后禅院环境幽静,山光使野鸟怡然自得,潭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消除净尽。人心,指人的尘世之心。万 籁 此 俱万 籁 此 俱 寂 寂 但 余 钟 磬 但 余 钟 磬 音音 尾联以声衬静,以悠扬不尽的钟磬音,衬托山寺的宁静气氛。成语“万籁俱寂”出于此句。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首句 “清晨”二字点明出游的时间和地点。诗人一大早就“入古寺”,可见他对这块佛教圣地的向往之切。 “古寺”“高林”突出了破山寺的幽雅和宁静。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这一联诗人抓住寺中独特的景物,以静衬静,形象地描绘了山寺幽深、清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