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学科:语文 年级:六年级 教龄:17 年 教师:陈楷珊 单位:揭阳空港经济区竞智中心小学 标题:《祖父的园子》观课反思一、名课教了什么?1、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找出园子里的人、事、物。2、引导学生感受文章语言的特质,认识“反复”手法,培养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3、抓住课文的关键处,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理解体验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快乐激发探究精神。4、初步认识“感情迁移”。二、怎么教的?1、初读感知。⑴ 自读课文,了解园子里的物、事;⑵ 认识生字词,正音;2、品读悟情。⑴ 默读课文,背诵文段。⑵ 发现规律,认识“反复”手法。⑶ 品味语言。找出相关语句,感受作者童年生活之趣。⑷ 认识人物。引进《呼兰河传》中的文段——“祖父的笑”,结合课文,了解祖父是一个怎样的人。⑸ 体悟情感。① 体会祖孙之间的感情。② 感悟作者在园子里的生活是怎样的生活。⑹ 小结。① 简介作者生平② 作者回忆园子里的人、事、物实质上就是在回忆童年的自由、愉快。3、深化延伸⑴ 小组讨论:作者自己的生活是自由愉快的,她是怎么知道倭瓜、黄瓜、玉米的生活也是自由快乐的?⑵ 引导认识“感情迁移”。三、其中的道理1、重视学生个体的独特感受,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感受,真切实在,是属于他们自己的情感体验。不是教师代替学生去理解,“教知识”不是“教课文”。2、抓住文章关键处,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特质,理解由浅入深,学生易于接受。3、板书简练,一目了然,指向性强,尽现文篇的主要内容。4、推荐课外阅读,课堂中通过引进课外文段激发学生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