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扶贫个人工作规划书 【篇一】 xx 年,xx 镇扶贫开发工作在镇党委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到实处,使得全年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圆满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和指标。近年来由于受历史发展因素的影响和地理条件的的限制,基础设施落后,科教、文化、卫生备件差。经济收入来源少,产业结构单一,以种植烤烟、玉米、水稻和家庭式养殖业为主,但由于土地少、技术落后,农民经济收入有限;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十五以来我镇按照“到村入户,整村推进”的原则,以贫困村为主战场,贫困户为对象,坚持“项目到村、资金到户”的方针,立足本镇实际,发挥自身优势,依托项目拉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上级扶贫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全镇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奋斗,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xx 年工作总结 (一)省级重点村工程建设 按照省、市、县下达的 xx 镇 xx 年省级重点村建设项目的任务指标,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积极组织实施。下龙井村全村总人口 73 户 317 人,耕地面积 1563 亩,人均有粮 470 公斤。具体建设项目包括:投资 16.3 万元硬化村庄道路 5 条 2850平方米;投资 9.3 万元新建蓄水池 1 个 60 立方米,铺设管道 3.1公里;投资 0.8 万元,改造中低产田地 20 亩;种植经济林果核桃 255 亩,改良基本农田地 25 亩;投资 0.3 万元建标志碑 1 座。该项目总投资 26.7 万元,其中省级扶贫资金 15 万元,群众自筹 11.7 万元(含群众投工投劳)。目前该工程已全部建设完工,预计今年年底完成竣工验收。 (二)贫困人口反贫率控制工作 加强领导,采取措施严格控制贫困人口反贫率。一是。通过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千方百计帮助贫困农户改善生产、生活、生存环境,不断促使农民群众增收致富;二是坚持因地制宜搞好产业扶贫工程,为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创造条件,第 1 页 共 9 页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三是加大培训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力度,逐步提高农民工素质,加大农村人口的转移力度,实现转移脱贫。严格控制因自然灾害、因上学、因病残而反贫的比例,xx 镇 xx 年贫困人口反贫率为 3.5%。 二、农村致贫因素及存在问题 (一)农民文化素质低、观念保守致贫。文化程度低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家庭主要劳力文化程度越低,家庭人均收入越少,越贫困。缺文化必然导致观念的落后,观念落后是贫困的根源。贫困地区不少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