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淑敏教学目标 1 .了解戏剧的有关知识,明白作者如何通过这种体裁表情达意。 2 .通过作者对文中主人公心理活动的描写,了解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3 .文章使用了许多写作手法来加强表达效果,掌握其精髓,并正确、灵活地运用。 著名作家 毕淑敏 毕淑敏,女, 1952年出生于新疆,中学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附属学校; 1969 年入伍,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 11 年; 1980 年转业回北京。 作者简介 毕淑敏从事医学工作 20 年后,开始专业写作,共发表作品 200 万字;曾获庄重文文学、小说月报第四、五、六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大奖、北京文学奖、昆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第 16 届中国时报文学奖、台湾第 17 届联报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 30 余次;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北师大文学硕士。她的代表作有《昆仑殇》《补天石》《血玲珑》。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描绘自己的母亲或其他亲人对自己的关怀。 不同的人、不同的心境,会赋予母爱不同的内容,结合一些人对母爱的说法,朗读课文,体会作家毕淑敏对母爱的理解。“ 公园买票”这件事情在全剧中的作用是什么 ? 承上启下,为作者升华母爱作了重要的铺垫。3 对陶影心理活动的描写是理解文章的关键。理解了它,能真正体会一个普通母亲心中的苍凉,以及对孩子锲而不舍的真爱。这有助于丰满人物形象。 如何理解文中多处对陶影心理活动的描写 ? 找出一两处,并说说这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 ? 剧中讲述了一位艰辛的母亲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形成纯正、善良、高贵的品行,不倦而持久地努力,以微薄的心力构造庞大的工程,描绘了这个母亲内心的苍凉和对孩子锲而不舍的挚爱。 你认为本剧表现的主题是什么? 请你课外再阅读几篇关于此类的文章,将其与本文进行比较,看看他们有什么异同,并尝试着写一篇评论性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