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校区运行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规划 随着学院应用信息系统的不断增多,微信企业号、oa 等移动系统投入使用,学生学习的需求不断增加,学院校园无线网络不断建设,学院访问外网的流量不断增加,出口带宽成为校园网的一个瓶颈。 目前学院已构建完成一个相对安全、灵活、开放、可扩展的校园信息化基础平台。校园网出口带宽在逐年增加,总带宽从最初小规模发展到 2016 年的 500mb,再到目前的 800mb,今后根据学院的经费预算仍会逐年递增,分别由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和教科网等运营商承担。主干网的连接采用的是传统模式,即从中心机房的核心层交换机到汇聚层交换机再到接入层交换机,也就是说从中心机房的核心交换机到学院的各楼宇交换机,再到楼宇中的各楼层交换机。2016 年学院通过购买中国联通公司带宽,获赠了一个全院无线 wifi 覆盖项目。2016 年之前学院使用的无线 wifi 网络线路只布局在学院综合楼、图书馆及第二实验楼的部分区域,由于当时网络设备陈旧,用户连接数很快就达到上限。在随后的两年中,学院依据重新测算的用户数及发展趋势,更换了新的服务器,对教师、学生和访客实行统一身份认证,同一账号最多同时在线设备为两个。校园信息化基础平台在不断完善的同时,学院先后建设了多个与之配套的应用系统,如学院信息门户,在用功能有:通知公告、校园新闻、校内资讯、学生工作系统、图书馆、教务管理、校园卡余额显示、邮箱系统等综合信息服务。教务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数字化校园基本架构初具规模。虽然学院的信息化水平稳步提高,对教学、科研、管理及全院师生的生活服务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系统需求分析不够深入,投入运行后与实际工作存在偏差。目前投入使用的应用系统,不能充分满足业务部门的工作需要,有时反而增加工作量。这是前期需求分析工作未做充分所导致的。需求分析是指在建立新的项目之前,规定最终系统所实现的功能、范围和定义,是软件工程中的关键环节。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信息化建设部门的工作人员全力配合项目承第 1 页 共 3 页建商及系统分析员、软件开发工程师深入各个相关业务部门,充分了解、反复沟通,确定业务使用部门的需求,使开发的应用系统充分为工作所用。 二是信息系统未得到充分应用,存在信息孤岛和重复建设现象。比如信息门户中的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实验与设备、专项经费、资产管理等模块均未启用,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在信息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