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学龄前教育改革发展计划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发展学前三年教育对于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等有关文件精神,根据我县实际,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国务院关于当前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 号)精神为指针,根据省、市政府的工作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政〔2010〕94 号),组织开展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攻坚行动,进一步掀起加快发展学前教育、构建 15 年基础教育协调发展体系、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工作热潮,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打下良好基础。 二、发展原则 1.公益性、普惠性原则。将学前教育作为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来抓,逐步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构建惠及全县人民群众的学前教育工作体系。 2.多元机制、协调发展原则。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协调发展的机制,提高学前教育整体水平,增强学前教育发展活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学前教育需求。 3.因地制宜、科学发展原则。按照就近入园、扩大规模、分级管理、分类指导的要求,合理确定幼儿园的布局,加快农村乡镇中心幼儿园和村级幼儿园建设,促进各级各类幼儿园健康发展。 4.盘活资源、高效节俭原则。坚持学前教育资源配置与中小学布局调整相结合,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闲置校舍优先用于学前教育,新设幼儿园优先考虑现有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 三、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在巩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的基础上,通过年至年实施“三个一批”(新建一批、置换一批、改造一批)计划,第 1 页 共 5 页全面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全面提升学前教育保教质量。 具体目标: 1.新建幼儿园。到年,全县新建幼儿园 6 所,其中 XX 县区2 所、乡镇 4 所。园舍场地符合 XX 省建设厅发布的《普通幼儿园建设标准》(db33/1040—2007),有效缓解 XX 县区及建制镇学前教育资源紧缺的问题。 2.薄弱幼儿园改造。到年,重点改扩建 3 所乡镇中心幼儿园,农村遵循“规范办园、就近入园、大村单办、小村合办”的原则,按照服务人口 3000 人、服务半径在 1.5 公里以内、在园幼儿不少于 60 人设 1 处幼儿园的标准,进行布局和建设。改善村级幼儿园办园条件,基本解决公办幼儿园园舍拥挤、破旧等问题。 3.幼儿园等级提升。到年,全县等级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