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年度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围挡 施工现场沿周边连续设置围挡,不能有间断、敞开。围挡高度 1.8m,并配有底座。施工现场在穿越公路、乡村以及人员密集和交通要道处,设置统一围挡,高度 1.8m。围挡立面保持干净、整洁,定期清理。 围挡保证施工作业人员和周边行人的安全,且牢固、美观、环保、无破损。 12.3.2 场地施工场区的主要道路进行硬化(野外工程含泥结碎石)处理,裸露场地采取防尘网等覆盖、绿化或固化等扬尘防治措施。加工区场地面进行硬化,生活区、办公区裸露地面进行绿化、固化等处理形式,以防止扬尘。施工现场建立洒水清扫制度,专人负责定时对场地进行打扫、洒水、保洁,不得在未实施洒水等措施情况下进行直接清扫,确保场区干净。 12.3.3 车辆冲洗 工地车辆出入口设置车辆自动冲洗装置。车辆冲洗有专人负责,确保车辆外部、底盘、轮胎处不得粘有污物和泥土,施工场所车辆出口 30m 以内路面上不能有明显的泥印,以及砂石、灰土等易扬尘材料,严禁车辆带泥上路。 12.3.4 物料堆土堆放施工现场无露天存放砂、石、石灰、粉煤灰等易扬尘材料。 水泥、石灰粉等建筑材料存放在库房内或严密遮盖。砂、石等散体材料集中堆放且覆盖;场内装卸、搬运易扬尘材料要遮盖、封闭或洒水;其他细颗粒建筑材料要封闭存放。 土方堆放时,采取覆盖防尘网、绿化等防尘措施,并定时洒水,保持土壤湿润;备土期间的堆土(湿土须翻晒),采取适当措施,保证不起尘。 12.3.5 建筑垃圾处置 在施工过程中,合理利用资源,防止浪费,减少建筑垃圾的产出量,产生的建筑垃圾集中、分类堆放,严密遮盖,及时清运。建筑物内清理施工垃圾,采取先洒水降尘后清扫的作业方法,并使用封闭式管道或装袋(或容器)合理清运。 第 1 页 共 4 页 施工现场内不随意丢弃和焚烧各类废弃物,施工场地的遗弃物、废油等进行预处理后,采用专用车辆运输到指定地点集中处理。 污水排入当地的排污管道或经集中净化处理后排出,污水经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再排放至市政管网、江河或其它水体中土石方工程 土石方作业时,采取洒水、覆盖措施,缩短开挖和回填时间。无法及时外运的土石方集中堆放,并用防尘网等进行覆盖。 河道扩挖、堤防扩宽及其他土石方工程施工扬尘防治采取以下措施:(1)灰土的拌合采用厂拌法,采用路拌法时采取降尘措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路面切割、路面铣刨、石材切割、清扫等作业时,采取喷(洒)水等降尘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