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微生物对环境的污染与危害第一节 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传播与危害大气微生物污染 室外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与所在地区人口密度、植物数量、土壤和地面的铺垫情况以及气温、大气湿度、气流和日照等因素有关。室内微生物较多。微生物污染空气,可使空气成为传播呼吸道传染病的媒介,造成某些传染病的流行。主要传染病的空气传播方式:尘粒传播和飞沫传播室内空气细菌卫生标准(个/m3)(前苏联)清洁度细菌总数溶血链球菌清洁<2000<10尚满意2000-400011-14轻污染4000-700014-120重污染>7000>120空气细菌卫生标准(个/血)(日本,沉降法) 细菌数判定<30清洁30-50轻污染50-100中污染100容许值>100高度污染防止大气微生物污染的措施: o室内通风 o空气过滤 o空气消毒:物理法和化学法 水体微生物污染 水体微生物污染是指致病微生物进入水体,或某些藻类大量繁殖,使水质恶化,直接或间接危害人类健康或影响渔业生产。 o细菌 肠道细菌(大肠杆菌、粪链球菌、梭状芽孢杆菌等) 病原菌(沙门氏菌属、志贺氏菌属、霍乱弧菌、致病性大肠杆菌和结核杆菌等) o钩端螺旋体 o病毒肝炎病毒、呼肠弧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腺病毒、柯萨奇病毒等 o其他微生物 o防治水体的微生物污染主要措施 加强污水处理,主要是加强医院、畜牧场、屠宰场等部门的污水处理。 加强对饮用水的处理,保证所供给的生活饮用水符合水质标准。 土壤微生物污染 土壤微生物污染是指一个或多个微生物种群,从外界环境侵入土壤,大量繁衍,破坏原来的动态平衡,对人体健康或生态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第二节 水体富营养化耗氧有机物对水体的污染 o由于微生物的好氧呼吸,造成水体的 DO 下降。当水体的 DO 降到 3-4mg/L,鱼类会窒息死亡,对养殖业将造成严重损失。 o由于有机物分解释放出大量氮、磷等无机养分,使水域发生富营养化。蓝细菌、绿藻等大量繁殖,进而死亡,腐败分解,生物残体的难降解部分在微生物等各种因子作用下转变成腐殖质,使水质进一步恶化。 o若 DO 进一步下降,造成缺氧环境,使厌氧微生物迅速生长,对有机物(底泥)进行发酵分解,产生腐胺、尸胺、H2S、CH4、NH3等物质,使水质发臭;H2S 与 Fe 作用产生黑色的 FeS。因而使水体发黑发臭。 思考题 假如河流或池塘发臭,如何能使其在短期内解决发臭问题? 水体富营养化 o水体富营养化的概念 水体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