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地史学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1 地史学:研究地球(主要是地壳和上地幔顶层)发展历史及其规律性的学科,又称历史地质学,地史学是地质学的重要分支学科。2 岩石地层单位:是由岩性、岩相或变质程度均一的岩石构成的三度空间岩层体。3 地层对比:表示地层特征或地层位置是否相当,根据所强调的侧重点的不同,有不同种类的对比,如岩性对比、生物对比、年代对比等。4 穿时性:多数岩石地层单位和年代地层单位的界线不一致,或岩石地层单位的界线与年代地层单位的界线斜交。5 前寒武纪和前寒武系:距今 5.43 亿年以前的地质时代,统称前寒武纪,相应年代的地层统称为前寒武系。6 地层叠覆律:地层在未经过强烈构造变动而发生倒转的情况下,地层的顺序总是上新下老。 7 瓦尔特相律:只有在地理(空间)上彼此有横向毗邻关系的那些相和相区才能在原生的垂向层序上依次叠覆。 8 威尔逊旋回:从板块构造观点来看,洋壳盆地并非永恒存在,一般都经历开裂、扩张、收缩、闭合的发展过程。9 层型:指一个已经命名的地层单位或其界线的原始(或后来厘定的)典型剖面。10 旋回沉积作用:沉积旋回是指沉积作用和沉积条件按相同的次序不断重复沉积而组成的一个层序。11 非补偿盆地:沉积基盘下降速度大,物质供应不足,水深变大,表现为海进序列。这类盆地也称饥饿盆地。12 平行不整合:在沉积过程中,地壳运动使沉积区上升,受到剥蚀,沉积作用间断,后来又下沉接受沉积,故其间缺失部分地层 。因上、下两套地层相互平行,其间存在一个假整合面。这种接触关系称为平行不整合。又称假整合。13 层面构造和层理构造:在沉积岩层面上保留有自然作用产生的一些痕迹,统称层面构造。它常常标志着岩层的特性,并反映岩石的形成环境;层理构造:是由于先后沉积下来的矿物或岩屑的颗粒大小、成分、颜色和形状的不同而显示的成层现象。 14 地层划分:按照岩石所具有的任一特征、性质或属性,将地球的岩层按其原来的顺序、性质或属性系统地组织、划分为有关的单位。 15 古生物学:研究地史时期生物界面貌和发展历史的科学,其研究对象为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地层中的生物遗体和遗迹,以及和生物活动有关的各种物质记录。16 化石和标准化石:化石是指保存在岩层中的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遗体或生物活动所留下的遗迹统称为化石。标准化石是指能确定地层地质时代的化石。17 底栖生物:指生活在水层底部,经常离不开基底的生物。18 适应趋同:亲缘关系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