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的智慧之路http://www.indaa.com.cn/ 2010-03-19 英大网 智能电网产业竞赛的发令枪声响起后,起跑战略与战术决定了竞争者能否在比赛中占据领先位置甚至是能否取得最终胜利。如何在厘清概念的基础上,从宏观层面明确智能电网的战略地位,从科技领域加强自主创新信心和能力,从市场角度形成多赢商业模式,从国际视野进行国家间的巧博弈,已经到了必须了然于胸的时候。 为此,2 月 26 日,本刊特别邀请了宏观经济、国际关系、电力技术等方面的资深专家学者,举行了《能源评论》智能电网主题学术沙龙。我国能源战略权威—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杜祥琬,能源科技自主创新代表人物—中国工程院院士顾国彪,国际关系专家—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所长袁鹏,以及能源经济领域活跃学者—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管清友博士等热情参与,对未来中国电网发展路径进行探讨。他们就“智能电网”的概念、实践、收益、功能,及其在中国能源战略中的角色进行热烈讨论和冷静分析。 杜祥琬,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应用物理学专家 杜祥琬:智能电网应做“顶层设计” 中国要发展智能电网,首先要做好概念设计、顶层设计。在战略指导下做好规划、规划指导下做好方案,为了实施方案先做好示范。 中国能源战略转型势在必行 中国能源需要很好的战略思想,概括地说就是绿色低碳能源战略。绿色低碳能源战略包括中国能源战略的转型,从目前比较粗放、污染、低效、欠安全的能源体系,通过几十年努力转变为比较洁净、安全、高效、现代化的能源体系。这个能源体系包含非常丰富的内容,是个重大的战略。 能源战略一定要成为国家发展方式非常重要的基础性支撑。中央最近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强调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包含一个能源体系的转变,也包括能源供需模式的转变。我们有一段时间发展很快,供需模式粗放,那种要多少就给多少的需求,不是非常好的模式。应该把它转变成一个“以科学的供给满足合理需求”这样的模式。为什么这样提?因为我们现在社会上需求未必都是合理的,也包含一定的浪费,我们要满足的是真正的需求,合理的需求,同时要有科学的供给。 电力是能源行业的重要部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电力在整个用能当中的比例可能还要增加。而电网又是电力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电网企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电网的建设是一件大事,在中国发展新阶段,也对电网提出新的要求,电网本身也需要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