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社会性发展,是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方面。幼儿社会性指儿童出生后个体获得适应社会生活所必需品质的过程,即从一个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的过程。社会性发展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是儿童健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未来的发展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最重要目标。儿童社会性的发展是在孩子同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实现的。因此,家园共育加大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教育,培养幼儿的社会性意识和社会性情感,提升幼儿的社会适应性,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则显得至关重要。【1】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家庭是幼儿生活的第一个社会环境,个人早期的社会化基本在家庭中完成。人出生后的第一个最基本的生活技能是由家庭教导的,最初的感情及传递方式是在家庭中产生的,最简单的行为规范是在家庭中学习的,最初的生活目标是在家庭中获取的,最初的个性是在家庭中形成的。作为家长,首先应提高社会化意识,认识到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性,进而对子女实施社会化教育。(1)家长应端正教养态度,采取民主型的教养方式家长的教养方式对儿童观点采择、移情能力的发展有直接影响,这是影响学前儿童社会性认知发展的关键因素。因为儿童是根据长辈对自己的行为的反应的来推测其观点,并在此基础上调整自己的行为。家长的教养方式有不同类型,其中理想的模式是民主型教养方式。只有采取这种方式,充分了解孩子的要求和兴趣,尊重其意见,与孩子平等的交流,适度满足其要求,引导孩子独立的作出自己的选择或决定,才能促进学前儿童社会性的良性发展,反之则反。例如:家庭溺爱型的幼儿一旦接触社会生活,或是骄横无理,称王称霸,或是束手无策,离群索居等。2)创造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促进幼儿社会性情感的发展融洽、和谐的家庭气氛有助于儿童与成人、儿童与儿童间的情感交流,从而促进儿童情感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父母关系的融洽对儿童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感情融洽,气氛轻松愉快,对老人尊敬,对孩子爱而不溺,让孩子觉得没有精神压力,没有紧张感和恐惧感,孩子才能在轻松、愉快、和谐的环境里健康成长;而经常在孩子面前争吵的父母往往使孩子感到人与人之间的观点(冲突)是不可调和的。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融洽,相亲相爱,能为儿童树立榜样,在考虑问题时以榜样作为参照,而不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积极向上的家庭精神环境,这样才能为孩子一生的健康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