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疗的不良反应当氧浓度高于 60%,持续时间超过 24 小时,可能出现氧疗不良反应。氧浓度与流量的换算:吸氧浓度(%)=21+4 氧流量(L/分)(1) 氧中毒:肺实质改变。表现为胸骨下不适、疼痛、灼热感,继而出现呼吸增快、恶心、呕吐、烦燥、断续干咳。预防应避免长时间、高浓度氧疗及经常做血气分析,动态观察氧疗的治疗效果。(2) 肺不张:表现为烦躁,呼吸、心率增快,血压上升,继而出现呼吸困难、发绀、昏迷。预防应鼓励病人做深呼吸,多咳嗽和经常改变卧位、姿势,防止分泌物阻塞。(3) 呼吸道分泌物干燥:应加强湿化和雾化吸入。(4) 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仅见于新生儿,以早产儿多见。由于视网膜血管收缩、视网膜纤维化,最后出现不可逆转的失明。因此应控制氧浓度和吸氧时间。⑸ 呼吸抑制:见于 II 型呼吸衰竭者(PaO2 降低、PaCO2 增高,)由于影响到外周化学感受器的调节机制。因此,对 II 型呼吸衰竭病人应给与低浓度、低流量(L/分)吸氧。吸痰的注意事项(1)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治疗盘内吸痰用物每天更换1-2 次,吸痰导管每次更换,储液瓶内的液体应及时倾倒,勤做口腔护理。(2)密切观察病情,观察气道是否通畅,病人的生命体征,吸出夜的色、质、量。(3)使用呼吸机或缺氧严重者,吸痰前可加大氧流量,再行吸痰操作,选择粗细适宜的吸痰管,不宜过粗,特别是小儿。(4)插管时不可有负压,动作轻、稳,左右旋转,向上提拉,防止呼吸道黏膜损伤。(5)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 15 秒,以免缺氧,连续吸痰操作时,两次间隔的时间是 2-3 分钟。(6)自口腔吸痰有困难者,可由鼻腔进行。鼻腔、口腔、气道切开需要同时吸痰时。先吸气管切开处,再吸口腔,最后吸鼻腔。(7)痰液粘稠,可配合叩击或交替使用雾化吸入方法,加入化痰药物,使痰液稀释,便于吸出。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1 发热反应:(1)表现:畏寒、寒战,发热,体温 38°C.重者伴头疼、恶心、呕吐等。(2)护理:a 预防。严格检查药液质量输液用具的包装及灭菌有效期,严格无菌技术操作,防止致热物质进入体内。b减慢滴数或停止输液,观察体温,通知医生处理。c 重者停止输液,送检残液。d 对症处理,如物理降温、抗过敏治疗。2 急性肺水肿:(1)表现:突发呼吸困难,咳嗽、咳泡沫痰(粉红色,就亦可白色);心率快且节律不齐。(2)护理:a 预防。严控输液速度与量,尤其是老年人、小儿、心肺功能不良者;b 发生肺水肿时,立即停止输液,通知医生紧急处理。取端坐位、双腿下垂,以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