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 外 政 策 性 金 融 的 发 展 趋 势(doc 10) 国外政策性金融的发展趋势内容摘要:介绍了近年来国外传统政策性金融体系的四个变化趋势,分析了变化的原因, 指出目前政策性金融仍然在金融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特点是依托国家信用行使法律赋予的职能,尽管为维持可持续运行而讲求经济效益,但仍然是非营利性组织。关键词:政策性金融发展趋势国外一、传统政策性金融体系的发展变化几十年来,随着各国经济社会形势的变化、金融体系的日趋成熟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原有政策性金融体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有些变化趋势至今还在延续。 ( 一) 股权结构多元化除了新加坡、 印度等设立政策性金融体系较晚的国家以外,各国政策性金融机构在设立之初一般都由政府直接或间接全额出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走向成熟, 一些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股权结构开始由单一政府股东转向多元化。例如,美国联邦土地银行、 联邦中期信贷银行等机构开始由政府出资设立, 以后又通过立法使之逐步将资本归还政府资本和民营化。新加坡发展银行(现名星展银行)、斯里兰卡开发银行,也因国家资本完全退出和政策性业务停止而转向商业化。在另外一些国家,政府仍然保持对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控股地位,不要股东分红、 将利润留下作为特殊准备金以备不时之需,而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做法已经不多见。例如,除了凭借国家信用可以在海外获得低成本资金以外, 韩国产业银行等三家政策性银行没有任何政策优惠。4. 经营标准和内部运作机制的变化在无法完全依靠政府获取利益补偿的情况下,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各国政策性银行开始以稳健经营和提高效率为努力方向,在经营机制上借鉴商业银行模式,通过引进现代公司治理制度和国际化标准、建立系统风险管理体系等措施,力求有效控制经营风险, 实现以收抵支的良性循环。 同时在贷款利率方面, 政策性银行已大多走向市场化。例如日本政策投资银行只有不足5%的贷款为低息和无息贷款,韩国产业银行的贷款利率与商业银行没有差别。(三)职能和业务重点顺应时代的发展而变化随着经济发展和外部市场环境的成熟,商业性金融大量进入原先不愿进入的领域, 政策性金融的功能逐渐弱化。 在这种情况下政策性金融体系出现分化:一部分政策性金融机构转变为商业性金融机构,另一部分则对业务重点和业务领域进行了多次调整。下图以日本政策投资银行和韩国产业银行为例说明了这种调整过程。日本、韩国两家政策性银行职能和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