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汉丰四校生成课堂三五教学模式导学案班级:二年级课题:坐井观天执教人:教材解读个性化解读这则寓言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这一寓意,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学情分析预学研究分析二年级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基础,在教学中,要重视文本中的字词,让他们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掌握了词的基础上,培养阅读的能力,培养良好的语感。低段的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所以要采用齐读、轮读、赛读等多种朗读形式,增加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学习目标生成学习目标 1 .学会本课 8 个生字和 8 个新词。着重理解“坐井观天”、“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2.理解课文内容, 懂得“坐井观天” 这个成语比喻的是什么。并从中受到启发。3.感情地朗读课文。2 导学过程导学内容、方式预设个性化设计第一课时一、揭题解题。l .“观”是什么意思?2.“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坐在井底看天)3.谁坐在井里看天?它看到的天是什么样的?它的看法对不对?读了课文就知道了。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轻声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 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读生字、词语。2.教师范读课文, 要求听准生字的读音, 看看课文分几个自然段?在每一自然段的前面标上序号。3.分段指名读课文,正音。4.这是发生在谁和谁之间的故事?它们为一件什么事争论?谁的意见对?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1.读第 1 自然段。第 1 自然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了什么? “井沿”是指哪里?(看图理解井沿。)2.读青蛙和小鸟的第一次对话。 说说从他们的对话中你知道些什么?指导朗读课文第一次对话。“你从哪儿来?” 要读出疑问的语气。“我从天上来⋯⋯”要用叙述的语气读,语调要平缓。3.读青蛙和小鸟的第二次对话。 “大话”是什么意思?课文里的“大话”是指什么?青蛙认为“天”只有多大?4“弄错”是什么意思?小鸟说谁“弄错”了?“弄错”了什么?“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小鸟为什么会说天是 “无边无际”的?(因为小鸟飞了一百多里。 )5.指导朗读第二次对话。“朋友,别说大话了!⋯·· 有那么远吗?”要读出劝告的语气, 第二句要读出反问的语气。 “你弄错了⋯⋯”要读出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