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性学习 “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 ”指南(试行)〉的通知》教育部文件教基 [2001] 年 6 号)。研究性学习提出已经五年,开展的情况究竟怎样呢?笔者就此对我校进行了一次调查,报告如下:一、调查情况概述:1.提出调查的依据2000 年 1 月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新的课程计划中首次出现了必修“研究性学习 ”的课时及说明; 2001 年 5 月,国务院颁布了 《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第 23 条进一步明确指出: “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001年 4月,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 ”实施指南》(试行),对实施研究性学习提出了具体的、可操作性的要求。针对新形势、新情况, 我校校长室明确提出了 “积极研究, 开展实验,稳步推进,取得经验,全面推广 ”的二十字方针。于是, 2001 年 6 月,我们申报了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课程建设和实施研究”的课题, 2002 年 1 月 8 日,经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现更名为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批准为“江苏省教育教学改革实验课题 ”。2.调查时间和对象调查时间: 2005 年 6 月。调查对象:学生: 2003 级高一( 1)班、高一( 2)班(实验班,共114 人)、高一( 5)班、高一( 13)班、高一( 25)班、高一( 36)(对比班,共258 人)。教师:高中语文组教师53 人。3.调查方式和方法调查采用访谈和问卷的方式。访谈考虑到实际的操作情况,只设立了两个问题,要求被访者就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和对今后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一些合理化的建议。访谈只在小范围内进行,访谈的对象是部分语文教师、各班的班长、语文课代表及对研究性学习非常了解的学生每班1— 3 名(依据问卷调查产生)。问卷调查设有教师和学生两个部分,教师共设立了6 个问题,学生设立了12 个问题,分为对研究性学习的整体了解情况和对任教的语文教师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态度及做法两个方面。为了保证调查的真实性,调查均采用了无记名的方法进行。4.问卷及调查的有关数据说明为了便于统计,问卷均采用了选择题的形式,除了学生卷1、2 两小题设立三个选项外,其余均为4 个选项。虽然很多问题学生可以有多项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