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工程药物研发的基本过程基因工程药物的研发分为上游和下游两个阶段:上游阶段:主要是分离目的基因、构建工程菌(细胞)。目的基因获得后,最主要的就是目的基因的表达。选择基因表达系统主要考虑的是保证表达的蛋白质的功能,其次是表达的量和分离纯化的难易。此阶段的工作主要在实验室内完成。下游阶段:从工程菌的大量培养一直到产品的分离纯化和质量控制。此阶段是将实验室的成果产业化、商品化,主要包括工程菌大规模发酵最佳参数的确立, 新型生物反应器的研制, 高效分离介质及装置的开发,分离纯化的优化控制,高纯度产品的制备技术,生物传感器等一系列仪器仪表的设计和制造,电子计算机的优化控制等。血管抑制素 (angiostatin ,简称 AGN) 是纤溶酶原的一个酶解片段,相当于其 1~4 Kringle 区,具有抑制内皮细胞增殖、抑制血管生成及抑制多种类型肿瘤生长和转移的生物功能,是一种新型血管生成抑制因子 [1 , 2 ] , 对于控制肿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消化道溃疡、关节炎等病理性血管生成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 PCR 产物的 T 载体克隆(一)重组 T 质粒的构建一.原理外源 DNA 与载体分子的连接就是DNA 重组,这样重新组合的DNA 叫做重组体或重组子。重组的 DNA 分子是在DNA 连接酶的作用下,有Mg2+ 、ATP 存在的连接缓冲系统中,将分别经酶切的载体分子与外源DNA 分子进行连接。DNA连接酶有两种:T4 噬菌体DNA连接酶和大肠杆菌DNA 连接酶。两种 DNA 连接酶都有将两个带有相同粘性末端的DNA 分子连在一起的功能, 而且 T4 噬菌体 DNA 连接酶还有一种大肠杆菌DNA 连接酶没有的特性,即能使两个平末端的双链DNA 分子连接起来。但这种连接的效率比粘性末端的连接率低,一般可通过提高T4 噬菌体 DNA 连接酶浓度或增加DNA 浓度来提高平末端的连接效率。T4 噬菌体 DNA 连接酶催化DNA 连接反应分为3 步:首先,T4 DNA 连接酶与辅因子ATP形成酶 -ATP 复合物; 然后,酶-ATP 复合物再结合到具有5’磷酸基和 3’羟基切口的DNA 上,使 DNA 腺苷化;最后产生一个新的磷酸二酯键,把切口封起来。连接反应通常将两个不同大小的片断相连。因为DNA 片断有两个端点,所以切割时出现两种可能,一种是单酶切,另一种是双酶切, 这两种酶切方法在基因工程操作中都经常用到。对于单酶切来说,载体与供体的末端都相同,连接可以在任何末端之间进行,这样就导致了大量的自连接产物。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