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模拟试卷及答案单选( 20 题 20 分)1、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是推行(C )A. 现代教育B. 减负C.素质教育D.科技教育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B )A. 教育政策B.“三个面向” “三个代表”C.教育法规D.素质教育3、在课程划分上,与实有课程相对的是(A )A. 空无课程B. 隐性课程C. 分科课程D.活动课程4、信息技术教育可以通过两种基本途径实施:一是通过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二是(B )A. 开设活动课程B.在其他学科中浸透信息技术教育C.边缘学科的开设D. 开设计算机教育课程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课程性质的是(D )A. 可评估性B.可伸缩性C.可完成性D.家长可参与性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的是(A)A. 组织复习,认真考试B.问题牵引,有问必答C.整体规划,系统设计D.选取课题,开展研究7、课程标准中,要明确各门学科共同而又各具特点的课程总目标和学段目标的部分是(D )A. 前言部分B.内容部分C.评价部分D.课程目标部分8、下面不是教学大纲弊端的是(D )A. 教学以掌握知识为主要目的B.评价以考试为主,加重学生学习负担C.不利于教材的特色化和个性化D.教学以掌握技能为目的9、与自主性学习类似的说法是(B )A. 被动学习B.主动学习C.机械学习D.他主性学习10、教材设计的基本原则不包括(C )A. 激发学习动机B.要适合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C.要便于家长课后辅导D.要促进学生不断探索问题11、教材管理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又是国家文化出版事业的一部分,二者的重合交叉便构成教材管理的(B )A. 范围B.范围和性质C.性质D.范围或性质12、关于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不正确的表述是(B )A. 目标取向的课程评价B.客体取向的课程评价C.主体取向的课程评价D.过程取向的课程评价13、既是国家课程目标在特定社区条件下的具体化,又是对国家课程进行补充的课程是(C )A. 国家课程B.学校课程C.地方课程D.校本课程14、学生档案袋最具代表和教育意义的类型是(B )A. 展示型B.理想型C.评价型D.课堂型1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基本内涵的是(D )A. 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B. 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C.利用信息加工工具让学生进行知识重构D. 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1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基础性课程的是(D )A. 语文B. 数学C.政治D.体操17、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是(A )A. 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