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德育结题报告与德育节闭幕式上的讲话汇编德育结题报告一、课题讨论的意义1、问题的提出小学德育教育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但德育工作常常给人一种落伍的感觉,德育的观念、内容、方法往往跟不一社会进展的要求和学生身心进展的变化,德育效果往往是“事倍功半”。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说:“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拥有了整个世界。”这句话被印在有关国际互联网络书籍上的封面上,固然有明显的商业广告意味,但是随着“网络”及其有关概念愈来愈深地进入寻常百姓生活,谁能无视计算机网络所带来的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巨大变革呢?当然,现在我们还不能说:“世界已经进入网络时代”,但是我们可以说世界正在走进“网络时代”。今日的教育假如不从这样一个时代特征出发,我们就不能指望获得什么积极的成果。科技的迅猛进展,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已进入千家万户,被广阔家长和学生广泛并熟悉。小学《信息技术》课的开设,又一石激起千层浪,打破了传统信息德育教育的一元化的框架。为此,有必要讨论网络环境下的德育活动与传统德育活动的交互关系,形成优势互补,构成教育效益的最大化。网络环境下的德育活动是以网络为背景,以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德育活动为载体,促进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一种全新的活动。“在活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成人”是我们课题的观点。传统的一元化德育活动有其本身的优势和局限,其优势表现在,通过德育活动,进行人与人之间最亲热最直接的接触,尤其是周围的人(包括学生、老师、父母)的以身示范起到教育功能,这是任何先第 1 页 共 15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进教育都无法取代的。但这种传统的德育活动,在大多数情况下,以说教形式呈现,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难以激活,加上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制约,教育效果大大地打了折扣。网络的出现,造就了新的教育环境。抛弃了网络环境下的德育讨论,是一种教育缺乏,是一种教育资源的浪费,铁定是教育的一大败笔。资料显示,已有的网络德育讨论在我国凤毛麟角,且大多数重理论说教,轻实践行为,难以诱发儿童入情入境的兴趣。而本课题融入网络的德育活动讨论,无论在时间和空间上实现了教育的最大享用,全方位、新视觉调动了活动者参加的积极性。因此网络环境下小学德育活动作为新的德育活动载体,是科技和教育进展的必定,同时促进了德育跨越式进展。2、理论依据《网络环境下的小学德育活动讨论》课题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活动的观点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