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十二五”规划纲要(第二稿)序 言 “十二五”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是歙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承上启下时期,是歙县跨越式大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期。《歙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旨在总结已经取得的成就,分析未来发展的环境和趋势,阐明新阶段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战略、重大任务,提出宏观调控的预期性、指导性目标,同时对 2025 年远景规划提出轮廓性构想。《纲要》是未来五年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蓝图和行动纲领。第一章 歙县“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十一五”期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抢抓中部崛起、扩权强县、扩权强镇等战略机遇,团结拼搏,锐意进取,做了大量的化解矛盾和推进改革的基础性工作,克服了金融危机、甲型 H1N1 流感、自然灾害等引发的重重困难,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显著成就,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中心城区扩容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新台阶,“十一五”规划目标和主要任务全面完成或超额完成,奠定了跨越发展、奋力崛起的坚实基础。一、发展的基础 (一)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2010 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 76 亿元(预测数,以下 2010 年数同),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的 %,比十五期末增加 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2321 美元;财政收入一般预算收入达5.1 亿元,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的 121%,比十五期末增加 3.08 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 250 亿元,完成“十一五”规划的 166.7%;进出口总额达五年累计完成 15918 万美元,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的 1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1.5 亿元,完成 “十一五”规划目标的 143.2%。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氛围日益浓厚,2008 年、2009 年连续荣获全省县域经济考核的三类县考核 “科学发展先进县”称号。图 1:“十一五”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速(从预测数分析来看,受金融危机、甲型 H1N1 等影响,“十一五”规划目标中的地区生产总值完不成规划目标要求,须报县人大常委会予以调整;其它指标均完成或超额完成规划目标。)(二)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三次产业比由“十五”末的 17.2:43.1:39.7 调整为“十一五”末的 。旅游经济发展迅速,旅游业态不断拓展,旅游接待量和旅游总收入分别完成 450 万人次和 34 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