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煤炭采掘量的 60%左右用于发电,在全社会发电量中,燃煤发电占 70%以上。在我国以煤炭为主的一次能源结构中,燃煤发电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仍将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因电煤价格不断提高,在电价调整不到位的情况下,发电成本不断增加,使得燃煤发电企业出现亏损。“煤电之争”成为国家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1-7]。 燃煤发电在当前国际能源发展战略中仍然占据比较重要的地位,如美国,燃煤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一半左右[8-9]。然而,美国在电力市场化改革环境下,煤炭和电力行业发展均较平稳,美国是如何在维持经济平稳增长及保证企业利益前提下构建煤电关系的呢?基于中国电煤矛盾的表现形式和成因的分析,本文介绍并分析了美国的煤炭市场发展状况、燃煤发电产业的情况;借鉴其经验,结合国内煤炭工业和电力行业发展形势,针对我国煤电困局进行了一些思考。 1 中国电煤困局及其成因分析 目前国内电煤困局主要表现为:①电煤价格过高。近几年来电煤价格上升幅度很大,致使发电成本大大提高,即使几次上调电价,发电企业仍然摆脱不了亏损的局面。②电煤供应紧张。由于电煤价格过高,煤、电双方在价格上难以达成一致,电煤合同签订率、履行率低。2009 年的煤炭订货会以零订单结束,充分说明了这一问题。 从表象上看,我国电煤困局是煤电价格未及时联动的问题,有的人据此认为,只要适时根据煤炭市场价格调整电价就能解决电煤矛盾,而现实并非如此。2004 年以来,国家发改委根据国内煤电市场情况几次启动“煤电联动”,2004 年 2 月下达<供于建立煤电价格联动机制的意见和通 (发改价格 2004[2009]号),2005 年 5 月和 2006 年 6 月先后 2 次上调电价;2007 年电煤价格已达到联动的要求,国家发改委又在局部地区进行上网和输电价格的调整;在 2008 年初电煤市场价格已大大超过联动规定范围的情形下,2008 年 7、8 月份 2 次调高了火电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10],但电价的上调幅度远远弥补不了成本费用的增长。长此以往,造成煤、电价格轮番提高、煤电联动政策难以执行、发电企业成本剧增和经营不畅、政府监管失灵、煤电企业串谋等连锁问题。由此看来,煤电联动仅是解决煤电之争的过渡性举措。 解决矛盾需要找到问题的根源。分析中国煤电困局应从中国煤炭资源的分布、煤炭企业的体制、电煤需求、煤电交易及其价格机制等因素入手。 1.1 我国煤炭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我国煤炭资源总量较为丰富。据全国各地第 3 轮煤炭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