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机械效率计算的常见错误分析西安市第五十七中学 郝满江【内容摘要】: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同学们在学完本知识点以后,做有关机械效率的计算时极易出错。本文结合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错误,通过典型例题加以分析,剖析出错原因,并对其拓展和分类,以使学生正确理解机械效率。【关键词】:机械效率 典例 剖析 归类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是力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中考几乎每年必考的一个知识点。人们应用机械的目的是为了省力或省距离,为了充分发挥机械的作用,就要涉及机械的效率问题。同学们在学了本知识点之后应用公式解题时仍经常出错,只是死套公式,缺乏灵活应用。本文结合教学和学生常见错误,通过例题加以分析,剖析错误产生的原因,进行防错提示,避免陷入误区。问题一:概念理解不完整。这种错误常见于概念辨析题,原因是片面理解概念,缺乏深入认识。【案例 1】下列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越省力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B、 做的有用功多,机械效率越高;C、 做的总功越少,机械效率越高;D、 额外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越小,机械效率越高.错解 A 认为越省力,即人做的总功就越少,机械效率越多.错解 B、C 都只从 η=片面分析,未控制另一个变量.【解析】机械效率的高低是由有用功和总功两个因素共同决定的,机械效率的高低与机械是否省力、是否省距离无关,所以 A 错,由 η=可知,有用功多额外功也可能多,所以 B 错;总功少,有用功也可能少,C 错;额外功在总功中的比例越小,那么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比例就越大,由 η=可知,机械效率就越高,D 正确。【感悟】正确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机械效率表示的是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与是否受力,做功多少无关,与机械自身(如机械的自重,摩擦)和做功现象(如被提起的重物)有关。【拓展】有一个滑轮组经过改进后机械效率提高了,把同一个重物提高相同高度,问改进后与改进前对比( )A、 做的有用功减少了;B、 有用功不变,额外功减少了;C、 总功不变,有用功增大了;D、 总功不变,额外功减少了.问题二:对滑轮组特点理解不完整。引起原因是对滑轮组认识不清,不能准确判断滑轮组绕线 n,或对滑轮组的省力公式 (指动滑轮重量,忽略摩擦)和公式应用不熟练,从而导致计算和出错,使 η 计算错误.【案例 2】如下图所示,用同一滑轮组两次提升同一重物时的情景,不计滑轮组及绳间的摩擦,比较两滑轮组机械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