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运输概论一、运输概念(生产领域的运输、流通领域的运输、搬运、配送)p2是指人或货物借助运输工具和运输基础设施在空间产生的位置移动。 运输包括生产领域的运输和流通领域的运输。 在物流运输中,将生产领域内的运输称之为”搬运” 。 将小宗货物从物流网点到用户的短途、末端运输称为“配送”二、运输的特点 p3(重点)1.运输具有生产的本质属性。(生产工具和生产对象 运输工具和运输对象)2.运输服务的公共性。① 保证为社会物质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提供运输服务。② 保证为人们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的出行需要提供运输服务。3.运输产品是无形产品。4.运输生产和运输消费同时进行。5.运输产品具有非储存性。6.运输产品的同一性。(对象的位移)三、现代运输手段四要素 p51.运输工具和装卸设备 2.运输动力 3.运输线路 4.通信设备四、运输具有货物位移和货物临时储存(附带功能)两大功能 p6五、运输管理和营运的两条基本原理是规模经济和距离经济 p7规模经济的特点表现为随运输工具装载规模的增长,每单位载重量运输成本下降距离经济是指每单位运输距离的成本随着运输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六、运输在物流中的作用(三大作用)p8 加的1.物流系统功能要素的核心是运输 2.实现物流合理化得关键运输 3.运输是“第三利润源泉”的主要源泉(同质化时代)七、运输发展的趋势(运输集约化、信息化)概念 p14运输集约化:依靠提高科技水平、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强科学管理和建立合理的运输体制,通过提高运输效益来促进运输发展,则是“集约型”运输。 集约化经营是生产社会化的必然要求。集约化经营的优势之一是规模效益,而规模适当的基本标志是能有效地发挥运输能力的运转效率和最大限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 “集约化经营”就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经营方式(与“粗放型运输”是相对而言)运输的信息化:就是充分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交通运输大系统的目标。我国交通信息化建设应该集中于以下 5 个方面:① 搞好交通行业各级政府办公业务系统的建设。形成系统规范、内容丰富、即使更新的各级政府办公业务资源网,在信息安全保密的前提下,实现各级政府间办工业务的网络化,信息资源共享化和公开化,最大限度地满足交通行业和社会需求。② 建立客运、货源管理信息系统和信息服务系统,实现运输服务管理的现代化。③ 采用 3S(地理信息系统 GIS,全球定位系统 GPS,遥感 RS)技术开发佳通事故紧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