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塑料一般是指可以作为结构材料承受机械应力,能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和较为苛刻的化学及物理环境中使用的塑料材料。工程塑料可分为通用工程塑料和特种工程塑料两大类。通用工程塑料通常是指已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应用范围较广的 5 种塑料,即聚酰胺(尼龙,PA)、聚碳酸酯(聚碳,PC)、聚甲醛(POM)、聚酯(主要是PBT)及聚苯醚(PPO)。而特种工程塑料则是指性能更加优异独特,但目前大部分尚未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或生产规模较小、用途相对较窄的一些塑料,如聚苯硫醚(PPS)、聚酰亚胺(PI)、聚砜(PSF)、聚醚酮(PEK)、液晶聚合物(LCP)等。工程塑料性能优良,可替代金属作结构材料,因而被广泛用于电子电气、交通运输、机械设备及日常生活用品等领域,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显著。 国内生产发展状况 我国工程塑料的技术开发工作有近 40 年的历史,虽已具有一定的技术基础,但无论在技术水平、生产能力及产量等方面,都与国外有着极大的差距,有个别品种(如PPO)基本上还是空白。 就经营规模而言,我国工程塑料企业多为千吨级生产装置或工业化试验装置,而国外企业的年生产能力多是万吨级以上。规模和工艺水平上的巨大差异,使得国产工程塑料难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产品性能和价格都无法与进口产品竞争。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国内各行各业对工程塑料的需求增长很快,特别是国内新兴行业和国家支柱产业及新的增长点行业,如电子、汽车、交通运输、建筑材料、包装、医疗器械及人体器官等方面都需要大量性能优良的工程塑料,使近年来我国工程塑料的需求量突飞猛进。近几年我国工程塑料的需求增长迅速,年均增长率达到 25%,尤其是 PBT、尼龙、PPO 的年平均增长速度都超过了 25%。 根据历史上几种工程塑料表观需求的变化规律,结合考虑世界规模和最新的市场动向,分别对五种通用工程塑料的需求作了预测。PBT 树脂因历史上的需求变化无很好的规律可循,故以校正后的 1998 年的表观需求量为基础,并假定今后的需求发展与 GDP的增长同步,预测了今后几年的表观需求。到 2000 年和 2005 年我国通用工程塑料的表观 消 费 量 将 分 别 达 到 33.8 和 52.8 万 吨 。 1999 到 2005 年 的 年 均 增 长 率 为9.8%。2003~2004 年之后聚碳酸酯的表观消费量有可能超过聚酰胺,成为我国消费量最大的通用工程塑料。预计到 2005 年,聚酰胺需求量为 17.9 万吨,聚碳酸酯为 20.5 万吨,聚甲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