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题目总 论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汽车的发展历史、定义和分类,对汽车整体构造、车辆识别代号编码有初步认识,熟练掌握汽车行驶基本原理及主要技术参数。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1. 国内、外汽车工业概况 0.25 课时2. 汽车的定义及分类 0.25 课时3. 汽车识别代号编码 0.25 课时4. 汽车整体构造 0.25 课时5. 汽车主要技术参数 0.75 课时6. 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 0.25 课时 总 2 课时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1. 汽车的定义和分类2. 汽车主要技术参数3. 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教学内容深化和拓宽1. 横向对比其他交通工具突出汽车特点2. 纵向对比各品牌车,介绍各种车系的优缺点3. 若课时富裕可进行车标赏析等多方面引起学生对汽车产生兴趣教学方式和注意事项主要采用多媒体播放 PPT 教学注意事项:1.大部分学生对汽车了解基本为零,作为专业基础课应该首先引起学生对汽车的兴趣,再由浅入深、从整体到局部慢慢讲解;2.营销班文科生多本章节有力学,放慢节奏。思考题和课后习题思考题:1.摩托车是汽车么?电动三轮车呢?(汽车的定义及分类提出)课后习题:1. 汽车的基本构造如何?2. 汽车行驶时,可能会遇到哪些阻力?3. 什么叫附着力?讲稿内容备注一、国内、外汽车工业概况(一) 国外汽车工业的发展1. 汽车最初诞生在德国:1886 年卡尔。本次制成了第一辆三轮汽车,并且申请了专利,同年德国人戴姆勒制成了第一辆四轮汽车。现在世界上公认的第一辆汽车是本次制造的三轮汽车。2. 汽车工业的兴起:汽车工业兴起在美国,它是依靠优越的资源和自然条件,宽松的政策,以及欧洲汽车工业受到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破坏,使汽车工业迅速崛起。汽车工业是以大规模生产为标志的。汽车大王福特将流水线生产引入到汽车生产中,实现了汽车的规模批量生产,为汽车工业的行起做出了巨大贡献3. 汽车工业重心的转移:在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依靠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科学的经营管理方法,比如日本丰田的精益管理模式即使用最少的资源人力、原材料、设备)生产出顾客需要的产品,或提供给客户满意的服务,以及石油危机的影响,使日本的小型车风靡全球,而美国的豪华大型汽车此时开始逐渐敌不过日本汽车的生产。4. 汽车工业的中心最终会转向发展中国家。比如现在的印度(塔塔),中国(奇瑞、吉利)。(二) 国内汽车工业的发展1、 建国初期 25 年:缺重少轻、轿车基本空白。A.东风牌轿车:这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