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机关事业单位吃空饷治理工作报告与机关事业单位工资调标工作总结汇编机关事业单位吃空饷治理工作报告一、基本情况我镇现有在职在岗人员 39 人,其中行政编制 17 人、事业编制 12人、大学生村官 9 人、西部志愿者 1 人。通过对比省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表、在岗人员花名册、考勤记录等相关信息进行自查自纠,不存在长期在编不在岗、伪造人员编制及长期在册不在岗骗取财政资金、退休和死亡不注销等 11 类形式的“吃空饷”问题,无涉及财务的问题。同时,对在编在岗人员情况和“吃空响”人员自查自纠情况进行公示,未收到任何举报电话和信件。二、主要做法1、高度重视,领悟精神。县政府文件下发后,我镇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了全体职工参加的动员部署大会,及时传达了上级文件精神,明确了开展清理整治工作的范围、方法步骤、工作要求、11 类清理对象等内容,广阔职工深刻认识到了清理整治“吃空饷”人员问题的重要性,增强了参加、支持、配合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2、成立组织,加强管理。有效防止和杜绝“吃空饷”现象发生,根本在机制,关键在责任。为加强清理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镇上成立了由镇人民政府镇长任组长、纪委书记任副组长、各部门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的清理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领导我镇的清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确定了具体人员、职责分工、工作步骤和纪律责任,做到了清理目标明确,机构健全,人员到位,措施得力。同时公布了举报电话和方法,接受社会各界群众监督,多途径向社会公开第 1 页 共 7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清理信息,形成了广泛的、公开的清理整治机制,确保了清理工作法律规范、顺利进行。3、自查自纠,法律规范运行。根据规定程序,我镇仔细开展了自查自纠,对比“三定”方案、工资表、在岗人员花名册、考勤记录等相关资料,仔细逐一排摸“吃空饷”人员,如实填写报表。清理工作领导小组从单位人员编制、干部档案管理、工资情况统计、完善社保手续、人员合同管理等入手,各个环节严格监管,确保清理工作阳光运行。4、建章立制,防患未然。为有效防止和杜绝“吃空饷”现象发生,巩固清理成果,自觉加强制度建设,构建杜绝“吃空饷”现象的长效机制,镇党委、政府一是着力完善内控内管机制,进一步严格规定了准假权限制度,明确规定了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清理“吃空饷”的第一责任人等法律规范的人事管理制度,并着手酝酿制订其它配套制度。二是开展形式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