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高效能人士的 7 个习惯》有感 (法务部——王保华) 印度也有句谚语“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可见,习惯对我们的生活影响是多么的重大,好习惯能让我们受益终生,坏习惯则可能摧毁一个人的人生。可是好习惯并非自然而成的,自然而成的常常是懒惰、生活无规律等等坏习惯。莎士比亚曾说过:“不良的习惯会随时阻碍你走向成名、获利和享乐的路上去”,巴金也曾说过:“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良好的习惯。《高效能人士的 7 个习惯》一书正是告诉我们学习并养成高效能人士七个良好习惯,并且要习惯这些习惯。 在这本书的前言部分,作者列举了人们面临困境时的常见状态,如:急于求成、谴责抱怨、缺乏人生平衡、定位不知在哪等,自我反省这些我都无一幸免。说实话,读完前言部分,我也没感觉到这本书有什么奇妙之处,直到看完这本书之后才发现自己是那样的自以为是,后面所说的七个习惯如同是引导我们找到了一步步登上成功的高峰的秘籍。 书中那个“下金蛋的鹅”的寓言故事为我们揭示能效在于产出与产能的平衡。也正是以这一原则为基础的七个习惯才有了个人领域的成功、公共领域的成功和自我提升与完善。 记得以前刚毕业在写个人简历的时候总会写上“踏实肯干、积极主动”等字眼,现在看来不能轻易写上积极主动这四个字了,因为和书中的定义相差甚远。积极主动不仅指行事时采取积极主动,还意味着为人一定要对自己的言行对自己的人生负责。通过专注影响圈、不断扩大影响圈来解决可直接控制和可间接控制的问题。 自认为不是很笨,但我却总是将自己学业事业及生活中的失败、语言上的木讷、人际交往上的迟钝归结于童年的家庭贫困、闭塞的环境和周围人们文化层次低等原因。可以说推卸责任的说法也在我的生活中时有出现,总会多少为自己找些理由,为自己的失责推卸责任。日常生活中很多的这样的小事情,诸第 1 页 共 14 页如赶公交车,总是埋怨公交车这么少,公交车这么慢,公交车这么挤等等等等,而却不去想为什么不早上哪怕五分钟过去,为什么总自以为是的认为时间很充足而总是匆匆忙忙。 对于现在的工作来说,我的影响圈就是法律事务这个范围。在这个范围内,唯有通过积极主动的学习,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法律事务的本职工作中,敢于承认自己的无知,敢于承担责任,才有可能和公司各部门的高手们有更多的共同语言。 在看“以始为终”这一章节的开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