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蘑菇种类及图文介绍目前中国药用及包括试验有药效的大型真菌有 500 余种,除了传统药用的茯苓、冬虫夏草、灵芝外,近些年新发现并作为药用的有云芝、树花、古尼虫草等,以及假蜜环菌、安络小皮伞、槐栓菌、乳白耙菌、黑柄炭角菌等等。 药用部分主要是子实体,但有一些是通过现代发酵工业技术大量反制菌丝体来加工制药。国内外研究试验表明,天然的药用真菌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目前在寻找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现代文明病的药物方面,从包括真菌在内的中药中筛选,无疑是前景看好的。1、竹黄 一种生长在竹子上的子囊菌,子座小,长 1-4.5cm ,宽 1-2.5cm,形状不规则,多呈瘤状。初期色淡,后期粉红色,龟裂。内部粉红色,肉质,后成木拴质。 比较广泛分布在南方竹林区。 我国民间作为药用,治疗虚寒胃疼、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跌打损伤和筋骨酸痛等。2、古尼虫草 子座从寄主头部生出,柄白色,长 10-90mm,粗 5-6mm,顶部一般灰色至灰黑色,长卵圆形至柱状,单生,二叉分枝或成簇着生,一般 8-22mm ×5-8mm,成熟时与柄的界限分明,无不孕顶端。子囊壳拟卵形或安瓿瓶形,0.70.9mm × 0.2-0.3mm,埋生,成熟时孔口外露。 寄生于土中蝙蝠蛾科(Hepiaidae)昆虫的幼虫上。 分布于贵州等地。 古尼虫草曾被误当冬虫夏草使用。不过也有人认为此种虫草与亚香棒虫草相同。目前在贵州已作为药物研究利用。3、冬虫夏草 又称虫草、冬虫草、雅扎贡布(语藏,即长角的虫子)。 子座棒状,生于鳞翅目幼虫体上,一般只长一个子座,少数 2-3 个,从寄主头部、胸部生出至地面。长 3-12cm,基部粗约 1.5cm,头部圆柱形,褐色,中空。子囊壳椭圆形,基部埋于子座中,03-0.5 × 0.1-0.2cm。 自然分布在海拔 3000-5000 米之间的高山草甸和高山灌木丛带,寄生于虫草蝙蝠蛾(Hepialus armoricanus )的幼虫体上。每年 5-7 月份出现。也有的在 11 月份开始出现子座,但不发育。 我国冬虫夏草几乎都集中分布于青藏高原,已记载产区有青海、西藏、甘肃、四川、云南、贵州、新疆等地区。 冬虫夏草为名贵中药,性温、味甘,后微辛、补精益髓、保肺、益肾、止血化痢、止血化痢,止痨嗽。其中含有特有成 分虫草菌素,是一种有抗生作用或抑制细胞分裂作用的核酸类物质。 关于冬虫夏草的人工栽培研究进展较快,可以利用深层发酵培养菌丝体,其培养物用干保健品和制药。4、茯苓 子实体生于菌核表面,呈平伏状,厚 0.3-1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