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化隆县泥旦沟金矿及外围地质勘查工作概况一、青海省化隆县泥旦沟金矿区浅部评价(普查)该项目工作期间为 1982 年—1983 年, 1984 年由青海冶金八队提交地质评价报告。工作范围:地理坐标东经 102°03′40″--102°04′50 秒。北纬 36°13′39″--36°15′00″。面积 24km2。工作单位及完成主要实物工作量见下表:泥旦沟金矿区浅部评价完成的主要工作量工作单位冶金五队(1981)冶金五队(1982)冶金八队(1983)总计1/ 万 地 、 物 、 化扫面24km2修图 24km224km21/2 千地形测量2.42 km22.42 km21/2 千地形填图2.42 km2修图 2.42 km22.42 km21/2 千激发电位、化探次生晕2.508 km21/1 千地、物、化实测剖面3970m平硐80.4107.07187.47钻探1059.96浅井64.5562.35126.9化学样3469301276化探样88881761981 年围绕五道岭花岗闪长岩接触带开展了 1/万物化探普查24Km2,投入磁法、自然电场法和土壤地球化学法,发现磁异常 4 个,自电异常 3 个、次生晕综合异常 8 个。经实地检查,磁异常为岩体或构造异常,自电异常为含碳质石引起,而在矿区内未见明显异常。在 1/万普查基础上,1982---1983 年有色物探队围绕五道岭花岗闪长岩体东、北蚀变带完成 1/2 千物化探详查面积 3.71Km2,精测剖面 2410 米,投入方法是激发极化法和探土壤测量。用联剖、偶极和中梯三种方法测了剖面。在 PD2 坑内充电。获得地面激电异常 7个,化探次生晕异常 10 个,坑内从点异常 4 个。经工程验证,地面激电异常及坑内充电异常能较好地反映极化体的存在,因为 Au 多以硫化物为载体,所以激电异常在相当大程度上与金矿体吻合,而且不只极化率高的矿体吻合,低缓异常亦反映矿体存在,不容忽视。Au、Ag、As、Cu 土壤测量异常,岩石化学测量异常与金矿吻合的也较好。物化探在本区找金是有效的。该项目取得的主要成果:1、对五道岭花岗闪长岩体东蚀变带 0-26 线内的主要含矿体Au1、Au10、Au9、Au20 等地表和浅部进行了控制。对北蚀变带作了评价工作。在矿区内圈出 28 条金矿体。并作了初步计算,获得地质储量金 1278.81 公斤,平均品位 19.82 克/吨,伴生银 722.99 公斤,平均品位 27.19 克/吨,2、通过工程揭露,泥旦沟金矿体的形态、产状、品位在空间上的变化有大致的了解,成群成带平行产出。F1 含矿破碎带内及其周围仍有新的金矿体或盲矿体存在。3、报告引用和总结了大量前人的资料,特别是冶金五队的地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