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利·滨湖天地销售说辞慈溪保利建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2012 年 5 月 5 日第一章 慈溪人文历史及经济情况1 慈溪历史和风土人情1.1 慈溪由来 慈溪历史悠久。因治南有溪,东汉董黯“母慈子孝”传说而得名。 唐开元以前 据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文物测定,远在公元前约 5000 年前之新石器时代已有先民活动。 春秋时属越,并吴后置句章城,为句章地。战国时楚灭越,又属楚。秦灭六国,推行郡县制,置句章县,属会稽郡,县治在城山渡(今余姚市河姆渡东5 里),历两汉、三国不变。东汉并曾为会稽东部都尉治。东晋隆安四年(公元 400 年),孙恩起义军由海道入浃口,句章城为所残破,遂迁治小溪(今鄞州鄞江桥)。隋开皇九年(589),省余姚、鄞、3 县入句章县。 唐武德四(621),废句章县,析置鄞州、姚州。七年,废姚州仍为余姚县。八年,废鄞州,复县,属越州。 自秦始皇二十六年置句章县至唐武德四年废,凡 842 年,慈溪地域归其属。 此后百余年,先后属鄞州和县。现境姚北部分,自秦汉至唐初,先后属余姚县、姚州、余姚县。 春秋时属越,秦代设县,古称“句章”,至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 738年)始称慈溪,县治在今之慈城。 1954 年行政区域调整,现市境为原慈溪、余姚、镇海三县的北部组成(俗称“三北”)唐开元至解放初 唐开元二十六年(738),经唐初百余年之休养生息,浙东州县户口日繁,江南东道采访使齐浣奏请分县为慈溪、奉化、翁山(今定海)、?县 4 县,并分越州别立明州以辖之,明、越均隶江南东道。此为慈溪设县之始。县治设今宁波市之慈城镇。县名据《延四明志》载:“汉句章董黯,母尝婴疾,喜大隐溪水,不以时得。于是筑室溪旁,以便日汲。溪在今县南一舍。故以慈名溪,又以溪名县”。天宝元年(742),改明州为余姚郡。乾元元年(758),复为明州,慈溪县历为所属。同年,江南东道下分置浙江东道、浙江西道,慈溪县隶浙江东道。五代梁开平三年(909),明州刺史黄晟卒,钱?奄有其地,置节度使,设明州望海军,慈溪属明州望海军,隶吴越国。 北宋建隆元年(960),改明州望海军为明州奉国军。太平兴国三年(978),吴越归宋,国除。太宗平诸国后,因唐之旧置 13 道,慈溪县隶属江南东道明州奉国军。淳化五年(994)罢道。至道三年(997)分天下为 15 路。天圣八年(1030)增为 18 路。元丰中(1078~1085)又析为 23 路。慈溪县历属明州,隶两浙东路。南宋绍兴二年(1132),复分两浙路为两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