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打造书香校园的建议刘建玲盛夏校园尽芳菲青春作伴好读书———新民中学着力于打造“书香校园”的汇报材料盛夏的新民校园,百花争艳、佳木繁荫,绿意浓浓,书声琅琅。清晨、课前、午后、黄昏,在新民校园中随处可见三五成群的学生读书的身影。“让读书成为习惯,让书香沁满校园”,努力营造人人“乐于读书、勤于读书、善于读书”的书香氛围,是我们全校师生共同的愿望、不懈的追求。近年来,我校以“与阅读为友,与经典同行,培养有文化品位的师生”为指导加强了图书馆建设,开展了各类经典诵读活动,营造了浓厚的读书环境,引领师生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激发浓厚的读书兴趣,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着力打造“书香校园”。一、提高思想认识,打造书香校园(一)在教师中积极倡导“书香为伴”的思想,将“读书是一种需要”上升为“读书是一种有益的生活方式”,让阅读成为教师的自觉需求,用阅读合理释放工作压力。因此我们对教师提出的口号是:“读书吧。让我们做有文化品位的教师”具体做法:1、教师阅读规划。每学期学校都给全体教师订阅各类书籍,其中一部分为教育类书籍。教师阅读实行科组集体阅读与自主阅读有机结合,并在校刊上发表教师的教学感悟、读书体会、下水作文。2、每周在科组内进行业务学习,组内教师可以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看法,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3、晨读时,文科组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十分钟的经典诵读,与学生共读《弟子规》,共诵课文中的精彩诗文。(二)在学生中倡导“与书交友”的思想,以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培养学生“读好书、好读书”的良好习惯,丰富头脑,陶冶情操。让读书渐渐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阅读习惯。我们给学生提出的口号第1页共3页是:“阅读吧。让我们做有文化品位的学生”具体做法:1、学生阅读规划:(1)三年要求:结合新课程对课外阅读的要求以及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预期学生在三年里阅读各类书籍报刊达到150万字;背诵经典古诗文不少于200篇;(2)平时具体要求。每周背诵古诗2篇;语文早读、课前诵读《弟子规》。每学期写两篇诵读感受。在班上举行诵读比赛。每月办手抄报一份。2、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阅读成为学生的终身习惯。(三)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创设学习化、人文化的校园阅读环境,让校园里处处充溢着浓浓的书香气息,打造有特色的书香校园。我们学校的口号是“创设人文阅读环境,打造学校特色。”二、采取有效措施,打造书香校园创建书香校园是一项长远的工程,为了让这项工程有步骤较顺利地实施,我们采取有效措施,合理规划活动的开展。1、成立了指导读书的专门组织——新韵文学社。语文老师负责指导学生阅读,指导写作,培养全体学生的文学兴趣,提高文学素养。同时积极鼓励学生向校刊发表习作,组织学生集体投稿。2、新改造后的图书馆环境整洁、清幽。每年花大量经费采购新书,给学生、教师订阅报刊、杂志。目前我校图书室、阅览室合二为一,总使用面积达平方米。学生阅览室有座位120个,陈列报刊、杂志56种,图书室藏书总数19104册,生均47册。安排图书管理员定时开放,按年级、按班级集中阅读。每天下午5:30——6:10这个时间段分别同时安排2个班学生轮流到阅览室阅览或借阅图书,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学习创造良好的空间与平台。同时实现了图书计算机数字化管理,借还手续简便。随借随阅,能很好地满足师生安静阅读的需要。能满足学生使用的需求。3、建立班级图书角,发动学生捐书建立班级自己的图书角,最大限度的发挥图书的作用。办好手抄报,办好班级学习园地,第2页共3页增进学生间的交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4、为在全校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我们在校园环境的建设中增加文化的含量,专门设置文化长廊,大门左墙设有12块橱窗,分班级定期布置,成为学生办好手抄报,展示班级风采的文化长廊。学校又增设10块宣传橱窗,向学生介绍阅读的好处,展示国学经典《弟子规》《沁园春·雪》《满江红》等经典诗词。同时在墙壁上悬挂读书方面的名言文化牌,借古今中外文化巨人之口告诉学生读书的意义和方法。院中摆设石桌、石凳给学生提供阅读、交流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