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战略谋定而动《财经界》本刊记者吕晓伟赵岸英本刊特约作者牛犁 2003 年 9 月,备受关注的中俄石油管道合作项目谈判历时近 10 年后,却因为俄罗斯地方官员和石油公司的反对及日本的插手而变得扑朔迷离。 2002 年,中石油出师南斯拉夫失利;中海油里海受挫;国内老油气田资源接近枯竭.. .... 石油战略格局如何谋定? 面对入世的承诺:2004 年内开放成品油零售市场,2006 年内开放原油和成品油批发市场。 国资、民资、外资间的角力早已开始,无论是上游的勘探开发,中游的原油加工运输还是下游的油品市场争夺,只不过入世更加快了这一进程。 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互不相让。 石油已经成为关乎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的“生命线”,石油行业又恰似绞合多方利益的难解之棋局。 那么,谁才有资格监控这一棋局? 一时间各界议论纷纷。2003 年 3 月“两会”后能源局的亮相却多少让人有点意外。 为确保我国油气的可持续供应,多元化的油气资源开发与合作战略已悄然启动。 “2020 年,我国要实现工业化,完成 GDP 翻两翻的奋斗目标,中央政府要求能源工业必须为之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为此,我国能源工业必须要在短短十几年里完成翻一翻的战略任务”。作为今年“两会”后新成立的能源局主管石油的领导,徐锭明感到压力沉重。 上篇:多元化石油战略全面启动 出‘短缺’并仍处于工业化阶段的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一个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经济再上新台阶的新的发展时期。在新的社会经济形势下,中国能源需求的优质化程度正在加速发展,石油和天然气作为优质液体燃料和化工原料,其需求的增长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韩文科副所长如是说。 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1995 年,我国石油天然气消费量分别为 1.24 亿吨和150 亿立方米,2002 年分别达到 2.41 亿吨和 280 亿立方米,年均增长率分别为 6.1%和9.3%。石油和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由 1990 年的 17.7%提高到 2002 年的23.4%。2002 年我国的石油产量为 1.67 亿吨,石油净进口量达到 8360 万吨,石油进口依存度已超过 34%。 在加强国内石油天然气开发利用和厉行节约的前提下,预计到 2020 年,我国石油天然气消费量与国内产量的差距将进一步扩大(详见表 1)。届时,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达到 50%。 谁说中国没有能源战略 “中国早就有石油战略,当前该战略也没有发生重大变化,政府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