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申 报 书 实 验 区 名 称 基于生涯规划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创新人才多元化培养模式实验区 实 验 区 负 责 人 沈 晓 冬 学 校 名 称 南京工业大学 主 管 部 门 江苏省教育厅 申 报 日 期 2009.6.30 教育部 财政部 制二○○九年四月填 写 要 求1.请逐项认真填写,填写内容必须实事求是,表达明确严谨。空缺项要填“无”。2.格式要求:申报书中各项内容以 Word 文档格式填写;表格空间不足的,可以扩展或另附纸张;均用 A4 纸打印,于左侧装订成册。3.规范填写“实验区名称”,命名应突出其独特性,避免命名过于宽泛,如“中国语言文学系”、“电子工程学院”等;避免使用抽象名称命名实验区,如“艺术教育”等。4. “所属类别”填写:艺术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跨学科门类;申报跨学科门类项目,请注明具体所跨学科名称。5. 著作、教材、论文须已刊登在正式期刊上或为正式出版物,截止时间为 2009 年 5 月 31 日。1、实验区基本情况实验区名称基于生涯规划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创新人才多元化培养模式实验区所属类别工学建立时间2004 年实姓名沈晓冬性别男民族汉出生年月1964.12验区负责人专业技术职务/行政职务教授/常务副院长联系电话(手机)电子邮箱xdshen@njut.edu.cn传真通信地址南京新模范马路 5 号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学院邮 编210009实验区前期工作基础材料科学与工程创新人才多元化培养模式实验区依托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江苏省一级重点学科,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开设的材料类各专业学生为培养对象,以学生的 多元化生涯规划为出发点,坚持“以人为本”,实施因材施教、分类培养,通过模块化课程组合构建具有创新特色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面向社会需求,探索与实践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着力于培养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基础理论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具备突出社会发展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本实验区长期以来在专业建设、教学体系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及实验教学与实践基地的建设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充分利用三个抓手(“1+Y”学导制、学生会与研究生会两会对接、学生会、研究生会、青教协会三会共建)、三种资源(教授走进学生、校外名师导航、校友大讲堂)、三级实验体系(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以及三个实践平台(大学生创新实验室、973 等重大项目转化为学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