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校开展物理小实验研究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器材及学生实验参与率决定着物理实验教学的成功与否。随着时间的推移,课程改革的推进,原有的实验设备已不顺应现代教学的需求,加之实验器材老化,损耗严重,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以至仪器缺损无法填补、维修,某些学生实验根本无法做,甚至连一些演示尝试也做不起来,于是本该进行的物理实验操作却被搬到了黑板上,成了“黑板实验”,持久的“黑板实验”,使学生失去了“实验的乐趣”,感到学习物理很乏味。中学物理教学的目标不但要让学生掌握物理基础知识,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而小实验是培养学生具有实验能力的很有效的一种形式。要完成小实验是要做好实验前的准备的,要准备好器材,想好实验的步骤,在实验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影响实验成功的因素等等,所以在小实验的过程中无形的就在锻炼了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现行的初中物理课本中除八年级课本使用了新课标新教材,内容有所变化,更体现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几乎每节课都有相联系的物理实验。这就更要求学生对实验真实体验,只有让学生充分成为实验的主角,才能真正掌握住实验所给我们带来的知识真理。二、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一)理论价值众所周知,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谓“物理”,就是通过物理实验引入物理概念,来研究物理规律。因此,物理课就是要强化物理实验的教学。《物理课程标准》已经把“科学探究”列入了教学内容标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物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新课程提倡使用身边的物品进行物理实验,拉近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与社会、科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研究表明,如果实验所用的材料是学生所熟悉的,就会使学生感觉到亲切,较容易克服思维障碍,能较好的达到实验的目的;如果实验所用的仪器是学生亲手制作的,那么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还能帮助学生建立起牢固的相关物理表象,敏锐地洞察其中发生的物理过程,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因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充分利用顺手拈来的、所熟悉的物品做物理实验,这样可以丰富学生实验物品,弥补实验仪器不足,拓展实验探究的时空,让学生真正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基于这种教学理念,我们在教学中要经常让学生在课外自己设计、自己找实验用品、自己动手做一些小实验,实验可按要求在课堂上完成也可设在课后,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动手、动脑机会,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大有益处,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这些看似简单的教学用具,在实际教学中将会发挥巨大作用。我们认为这一课题的研究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理论的完善有着很好的补充作用。如一些经典的物理实验,原来都配有固定的实验器材,在考试时,阅卷老师也是只认经典的答案,偶遇学生有创新的实验做法,老师也不敢轻易给分。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就养成了背答案的习惯,再也不敢创新,创造能力从此被扼杀。因此,利用学生身边的物品做实验,不仅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也能够开发与利用实验室课程资源。(二)实践价值1.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可以使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与物理教学贴近,可以消除学生对物理现象的神秘感,顺应学生爱玩爱动的天性。使其“玩入物理世界,探究物理规律”。2.训练了学生独立实验的技能和技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搜寻适合做实验的物品时,会怀有极大地兴趣。学生的情趣十分的投入,思维活跃,极易摆脱课堂教学和课本的束缚,在实验过程中摸索出适合自己所涉及装置特点的设计方法。另一方面,由于这些物品本来的用途并不是进行物理实验,所以这种做法本身就是一种创新。3.培养学生不怕挫折的精神,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不断地搜集物品,设计实验,修改实验方法的过程,使他们经历了“创造”、“发明”的甘苦。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锻炼了意志,自觉培养不怕挫折的科学精神。三、课题对象的确定物理课是八年级才开始有的,所以我们这个课题确定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