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矿三水平进风井二期工程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第一章 工程概况十矿三水平进风井二期工程总长度约为 6300m,主要工程为:井底车场及硐室、水仓、进风石门、轨道下山、皮带下山、瓦斯回风下山、东翼回风下山、中部联巷、下部联巷、变电所及通道、井底中央泵房及通道、吸水井、配水井、配水巷、候罐硐室等工程。十矿三水平进风井二期工程巷道布置在己组顶板砂岩中(地质预测剖面图详见后附图),己组顶板砂岩属含水层,且受李口向斜影响,有可能通过构造与下伏太原组含水层连通。为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特编制此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第二章 水文地质己组顶板砂岩岩性坚硬,岩石硬度系数 f=12.9。己组顶板砂岩所含水为承压裂隙水,预计水量 20~50m3/h。受李口向斜影响,岩层紊乱、裂隙发育、次生构造较多,有可能通过构造与下伏太原组含水层连通。根据已揭露资料,该岩层裂隙发育,出水形式以裂隙出水为主,出水相对比较集中。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及时掌握水文地质资料进行超前预测,并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进行超前探放水,确保施工安全。第三章 防治水方案1、认真贯彻“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原则,严格落实“防、堵、疏、排、截”的综合治理措施。2、工业广场做好防、疏、排水措施,防止地表水体溃入井下。3、保证井下排水系统及供电系统完善可靠,排水能力满足要求。4、掘进工作面严格执行“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防治水原则进行超前探放水,任何探眼单孔涌水量大于 5m3/h 或综合涌水量大于 10m3/h 且持续不减时,采取注浆或其他措施将水量控制在 2m3/h以下方可再探水或掘进。第四章 防治水措施一、防治水管理1、成立防治水领导小组组 长:李国轩、贾顺心副组长:李元杰、徐俊峰、刘体军、叶自立、樊文明、张海忠成 员:各分队队长、技术员、班长防治水领导小组对防治水工作进行统一指挥,全面负责,建立健全防治水管理制度;加强排水系统及供电系统的管理,保证系统完好,排水能力充足;加强掘进工作面超前探放水现场管理,及时了解施工地点的水文地质情况;发生水害时积极组织人员抢险救灾,并立即通知可能受威胁人员按既定的避灾路线撤至安全地点,马上向工程处调度室和有关领导汇报情况。2、成立防治水技术小组组 长:李元杰副组长:刘鹏、刘晓鹏成员:、伍维、崔帅举、毛大鹏、王苛军、段献军、戚鸿程防治水技术小组负责防治水的技术管理工作,收集水文地质资料,切实加强水文地质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