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新惠镇中心校哈达吐小学:卢邦田 伴随伟人的隆隆脚步声,改革的春风沐浴了整个中华大地,时代进步,教改先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越来越深入人心:因为课改倡导的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其核心是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勿庸置疑,在这一理念的支撑下,可以说破天荒的打破了以往传统的教师观和学生观。新课改倡导: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作用已不在是主导,而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更突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即如何全面而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仍是我们一线教师在备课时不容忽视的根本所在,因为它是一节课的总基调。 笔者就课前、课中、课后如何全面而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借人教三年下册品德与生活四单元中《学看平面图》一课,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点浅见,以与同行共同商榷。 一、课前预习阶段。 可以说这是学生一个自学阶段,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多设计一些课本上没有现成答案的问题,多设计一些课本无法展现的内容,让学生去思考,去动脑,去想办法搜集、整理,进而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 比如:在学习《学看平面图》这一课前几天,可先给同学们一个任务:即在爸爸或妈妈的带领下寻找生活中的平面图,记下平面图的名称并做认真而细致的记录,记录你的观察所得,记录下你不懂的问题等。事实证明:如果多多为学生提供类似的机会,则久而久之,必会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启迪他们的思维,从而,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此环节,教师要心中有数,布置的任务需目的明确,课前有布置,课中有验收。 二、课堂学习研讨。 这一环节,是一节课的重中之重,教师的组织、引导,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这些都是显性的,在课堂上一览无余。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努力做到:课本放手让学生阅读,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重点、难点和疑点放手让学生讨论,提出的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结论规律放手让学生去概括,去寻找,知识结构体系放手让学生去建构。如:学习《学看平面图》进入主题后,我设计了:说一说你还在哪些地方看到过平面图?把你课前收集的资料信息与小组同学充分交流、展示,然后汇报出来。可借助多媒体,让每位同学充当一名小的讲解员,在师生面前展示自己的收获及疑问,其他同学可充当评判员,给与适当的评判和补充,必要时教师应适当、适时点拨,订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