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word完整版)机械通气VIP免费

(word完整版)机械通气_第1页
1/8
(word完整版)机械通气_第2页
2/8
(word完整版)机械通气_第3页
3/8
(word 完整版)机械通气 机械通气的相关理论和临床应用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王光杰) 一、呼吸器官解剖的主要方面 1、下呼吸道 气管:直径1。5~2。0cm 支气管在肺内有22 级分支,直径2mm 以下为小气道。 2、肺泡 平均直径约0。25mm。肺泡毛细血管膜的平均厚度约1um。人肺肺泡约3~6 亿.全部肺泡面积估计约50~100m2。 3、胸膜腔 吸气时平均压力为-8cmH2O,呼气时为-2。5cmH2O。 4、呼吸肌 膈肌与肋间肌为主要呼吸肌. 5、肺的循环 呼吸系统的血液供应包括肺循环和支气管循环。 二、肺脏的通气和换气 1、潮气量(VT):正常成年人为400~500ml,潮气量75%来自膈肌,25%来自胸廓肋间肌. 2、肺活量(VC):系最大深吸气量加补呼气量,正常值65~75ml/kg. 3、补吸气量(IRV)和深吸气量(IC):IC 约为VC 的75%。 4、补呼气量(ERV):平静呼气后用力呼气所呼出的气量。 5、功能残气量(FRC):功能残气位时为胸廓向外的弹性力与肺泡向内的弹性力处于平衡状态。等于残气量(RC)+ ERV. 6、每分钟通气量(MV):正常值为6L/min MV=潮气量×呼吸频率 每分钟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呼吸频率。 7、通气与血流比率(V/Q):V/Q 为4/5 或0.8。V/Q〉0。8 时产生生理无效腔(生理死腔),V/Q<0。8 产生动-静脉分流。 8、血红蛋白氧离解曲线:呈S 形,因此增加肺通气并不能代偿V/Q 失调所致的缺氧. 9、肺泡毛细血管的弥散:与气体分子量的平方根成“反比”,与在间质中的溶解度成“正比",与肺泡气与肺循环中的气体分压差成“正比”,与肺泡毛细血管膜弥散面积和距离也有关。 V/Q 和弥散涉及换气功能。健康人在静息时每分钟氧摄取量约250ml,每分钟二氧化碳排出量约200ml,呼吸商为200/250,即0。8. 三、呼吸动力 1、 呼吸压力 A、 胸膜腔内压(胸内压):用力呼气时胸膜腔内压为正压. B、 肺泡内压(肺泡压):呼气时胸腔负压减少,低于肺弹性回缩压产生呼气。肺泡内压在平静呼吸时,波动在-5~+5 cmH2O. C、 气道内压:吸期末和呼气末肺泡压和大气压平衡,此时气道压等于大气压. D、 跨气道压:气道内外压力的差数。临床上采取增加呼气末压力,防止气道陷闭。 E、 跨胸压(跨胸廓压):相当于肺泡与胸廓外大气压的差数,为呼吸机驱动呼吸的总压力。 F、 跨肺压:想当于肺泡内压与胸膜腔内压的差数,肺顺应性减低时跨肺压增大。 G、 跨胸壁压:胸膜腔内压与胸廓外大气压之差,其大小决定于胸...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word完整版)机械通气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