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山西省运城市中学联合体2024-2025 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史纲要》载:战国初,赵中牟之人已有卖住宅、园圃者。到战国末土地买卖之风更盛。……土地买卖的频繁,促进了新兴地主的形成和发展。……贫富快速分化使新兴的地主阶级取得了大量的土地,同时也获得了政治上的统治权。出现这些变更主要是因为 A.土地兼并之风的盛行 B.贫富分化不断加剧 C.新兴地主阶级的壮大 D.铁器和牛耕的运用 2. 秦朝《盗律》中明确规定:严禁对私有土地的侵扰;在《法律答问》中亦明确规定:私自移动田界(“盗徙封”)要判处“耐”刑(一说剃去鬓发,一说为二年刑)。由此可知,秦朝的这些律令 A.使土地私有起先合法化 B.反映秦朝奉行严刑峻法 C.意在维护土地私有制度 D.体现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3. 据记载,宋代时,“陈、许、颖、亳等州,止因去秋一次水灾,(农户)遂致骨肉相食,积尸满野”。这说明小农经济 A.具有保守性 B.缺少防灾意识 C.具有脆弱性 D.有自给自足性 4. 《全球通史》:“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留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可以印证宋朝“商业革命”的是 A.首次全国推行纸币交子 B.市坊分置城市规模宏大 C.良港众多海外贸易旺盛 D.城乡结合地带兴起草市 5. 南京博物院保存着一块明代洪武朝景德镇官窑瓷片(如下图),其内、外壁各绘两条龙纹,内心绘三朵短脚飘带云。据此推知,该窑 A.重视制作工艺水平 B.珐琅彩的制作工艺日趋成熟 C.产品主要销往民间 D.主要依据市场需求进行生产 6. 明清时期在传统城市发展的基础上,出现大量工商业市镇,有产地市场型、集散市场型、 - 2 - 零售市场型等多种类型。这反映了 A.政府放弃抑商政策 B.大量农产品投放市场 C.商品经济特别活跃 D.城市以经济功能为主 7. 乾隆年间,广东佛山石湾陶瓷行业的《花盆行历例工价列》中有工匠烧制产品,计件得酬的记载。这表明当时佛山 A.海外贸易相当发达 B.制瓷业的规模扩大 C.生产部门分工细密 D.雇佣关系已经出现 8. 侯建新在《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和中国》中指出:“(商人)一方面耗费巨额利润来促使自己缙绅化,另一方面又将大量财宝抛向非生产领域,诸如购置族田、建祠、修家谱,以及提倡程朱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