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堂达标教学课时教案学校 ,年级 ,学科 物理授课人 班级 时间 2011.9课 题 摩 擦 力教 学 目标 1.知识与技能:(1)知道摩擦力的概念及摩擦现象(2)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3)知道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方法,知道摩擦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2.过程与方法(1)通过常见的事例知道摩擦力的应用(2)体验运用控制变量法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摩擦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2)培养学生将学到的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意识重点1、摩擦力2、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3、增大、减小摩擦。难点 让学生通过猜想和探究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之间的关系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当堂达标手段长木板、长方体木块、钩码、毛巾、弹簧测力计、细线、多媒体课件及演示设备、戒指、橡皮筋等 板书设计 摩擦力1、定义:摩擦力是指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2.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因素: 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3、增大、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教 学 过 程1教学程序一 、复 习提问二 、引 入课题三 、新 课教学教 师 活 动1.力的三要素是什么?(研究力常用的三个角度)2.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什么?(测滑动摩擦力的实验原理)3.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运动状态如何?(测滑动摩擦力时动作要领提示)春节联欢晚会上,于谦的魔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学们想不想看老师为你们表演一个魔术呢?(教师表演“戒指爬山”的魔术。(展示课题)1.摩擦力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做个小实验,将一只手按在课桌上向前移动,感觉桌面对于手的前进有什么样的作用。通过活动得出摩擦力的定义:摩擦力是指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对于摩擦力的定义,同学们特别要注意“相对”这个词,为什么要加“相对”这个词呢?相信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一定能明白其中的道理。2.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引导学生思考:摩擦力的产生要满足什么条件?其他学生补充:要相互挤压,接触面粗糙。师总结: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两物体接触面不光滑;两物体相互接触且有挤压作用;两物体有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3.滑动摩擦力(1)定义像同学们刚才做的这个小实验,手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