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新旧课标教材的变化学习了新的课程标准后,有了一些认识和体会,现做一些总结交流。一、数学课程实施的基本的历程数学课程改革从2001年进入试验区,到现在有十年的时间,现在十年以后,课程标准又做了修改。1992年公布的义务教育数学教育大纲是为了适应义务教育阶段的需要,经过了几年的实施,大家还需要进行改进,2000年开始就去做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标准的研制。到2000年的时候,公布了标准的实验稿,具体的实施还要2001年开始。新的课程标准又出台了。新旧课程标准的变化有下面几方面。二、新旧数学课程标准的变化1、教师对数学课程改革,有较高的认同感,03年到05年分别进行了大规模的调研,当时是教育部,03年调研是教育部统一组织的,对数学教师,对于课程实施的状况,们对课程标准的感受,们实施中的一些想法、一些变化做了调研。05年是当时成立了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组,修改组专门编制了问卷,在全国十几个省进行了调研,两份调研的情况,都可以看到比较一致的情况就是大多数教师,认为课程改革是必要的,课程改革,对课程改革所提出的,就是课程标准里面提出的一些理念,提出的一些目标和它的整个的结构,认同感还是比较强,有80%、90%左右的表示对课程改革认同。在这个比例当中,这个数据当中,应该说尤其是对课程改革的理念,就是这个课程到底应该给,数学课程应该给孩子们什么,通过数学课程应该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其实老师们还很认同的,当然不排除在实施过程当中,老师们碰到一些困难,也有一些困惑,但老师们这课程本身确实是应该这样来做,具体怎么实施,大家在探索、在摸索,当然在困惑当中,大家也在怎么样去争论,经过大家这种研究,对如何来实施也不断的在有一个,一些更好的这样一些办法。2、管理者和教师,在观念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个观念上看,一个是校长和教师对自身的责任认识发生了很多变化,就是在学校课程,就对于数学课程的这种责任,比如说对于校长,做过调研,就是校长们自己在课程设计实施过程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在课程改革之前,一般的校长就说,来执行国家的计划,国家怎么规定,就怎么做,在这个调研中,发现很多校长,自己有领导教师开发课程,把国家课程校本化,另外组织学校的课程计划,另外鼓励教师提供,给教师提供更多的课程资源等等,这也是校长的责任,就说校长本身,不仅是一个管理者,而且是一个课程的领导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校长发生的变化是比较大的,就看校长现在所说的校长的课程意识在发生比较大的变化。3、教师的课程观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课程改革之前,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绝大多数教师都是按照教材讲,按照课本教,教材上、课本上怎么样写,包括例题、包括习题的设计,教师主动的改变比例非常少,现在在做调研的时候发现,经过几年的实验,多数教师能够根据学生和实际的情况来调整教材,这样一个问题,就是你在教学中,教学中如何利用教材的,有将近70%的教师选择了利用教材实施根据实际情况做调整,可这个变化就比较大,就是很多教师都教材是给参考的,教材是教学的一个根据,但是又不是完全按照教材来做,教材上的一些例题、习题是可以变的,教材的东西是可以调整的。这个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4、对课程资源的利用,现在在问的一个问题,就教学中对课程开发和应用的情况,有将近50%的老师选择总是利用一些其的东西,另外有一半老师也是偶尔利用。就是刚才说的,不把教材作为一个唯一的课程资源,老师开发多种课程资源,身边的一些事物,学生的资源等等,这个已经是变成老师平时经常用的这样一种教学的一些策略,所以这个是老师一种课程观在发生比较大的变化。5、教学方式的变化,教学方式的变化,说,课程标准提出探索式的教学方式和合作式的交流,启发式、探索式、合作交流等等这样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在实验的过程里边,看出很多老师在把这些教学方式,用到教学实践中,同时,在教学实践过程里边,也有很多创造,其实看到老师们在实际的教学中,在新的教学方式体现的还是比较好的,就比较明显的改变了那种单一的教学方式的状况。在09年的时候,教育部课程中心搞过一次全国优秀的课例评...